区域经济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区域经济论文格式、区域经济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日期:2021年09月18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774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9121650279334 论文字数:28565 所属栏目:区域经济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区域经济论文
收入群体、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那么这些群体将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从而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速度和金融发展水平。王俊文(2018) 也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但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认为,普惠金融短期内对经 济增长影响不大。此外,他还得出结论,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具有区域异质性。

表 3-1   数字普惠金融在全球的发展阶段

表 3-1   数字普惠金融在全球的发展阶段

......................


第 3 章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及相关理论 ............................ 10

3.1 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 10

3.2 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 10

第 4 章   模型构建 ........................................... 22

4.1 变量选取与变量分析........................... 22

4.1.1 变量选取 ............................... 22

4.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23

第 5 章  结论与建议 .................................... 34

5.1 研究结论............................. 34

5.2 政策建议................... 35


第 4 章   模型构建


4.1 变量选取与变量分析

4.1.1 变量选取

被解释变量。本文采用大多数文献的做法,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增长,如李晓钟、王欢(2020)研究互联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王兴、刘超(2020)研究中等收入国家金融杠杆的门槛效应时都是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的。

一级解释变量。本文选择的是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该指数的构建是与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合作完成的,该套指数编制涉及三大维度和 33 个具体指标,目前已经发布了两期,第一期是 2011-2015 年中国各个省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第二期是 2016-2018 年中国各个省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被解释变量。本文采用多数文献的方法,以人均 GDP 衡量经济增长,如李晓忠、王欢(2020)研究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王兴和刘超(2020)研究中等收入国家财政杠杆的门槛效应都是用人均 GDP 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

二级解释变量。根据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测算的原理将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拆分成三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

控制变量。就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变量而言,本文构建了以下控制变量:资本存量(CS)、外商直接投资(FDI)、产业结构调整(IS)、创新指数(II)、政府干预程度(GOV)。

(1)资本存量按照单浩杰永续盘存法估计的资本存量数据。数据以 2010 年为基础,按股本和折旧率计算,单位是元,因为值很大,所以在后续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取对数。

(2)根据选择数据库,外商直接投资是指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的单位是万美元,因此需求量是以历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比率为基础的平均汇率换算成人民币,由于数字较大,在后续的数据处理过程中是对数。

(3)产业结构调整是指产业之间关系的变化和调整,通常用第三产业 GDP 占一个地区 GDP 总量的比例来表示。

............................


第 5 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 2011-2018 年中国 31 个省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资本存量、外贸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指数、政府干预等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作用机制分析等实证方法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的结论如下:

(1)从全样本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是有正向影响的,并且为了防止内生性得存在,选择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回归,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依然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这说明本文的结果是稳健的,结论是可靠的。所以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地方政府竭力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政策措施是可行的。

(2)从门限回归的结果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具有单门限效应的,其门槛值是 91.68,因此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低于 91.68 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高于 91.68 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中高级阶段。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为 0.04718,其影响不仅为正,而且还通过了 5%水平显著检验;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处于中高级阶段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为 0.07169,其影响不仅为正,而且还通过了 1%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在地方政府实施数字普惠金融的初级阶段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虽然较小,但要相信量变形成质变,等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3)从作用机制分析来看,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级指标时,其对应的二级指标分别是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在分别将这三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加入模型之后,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依然是具有促进作用的,并且这种影响是显著的,而这三个二级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的是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广度,这也恰恰现在需要对中西部地区加大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影响的效果越大且越显著。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