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服务业发展重点之一的建筑设计行业,一直与国家经济建设密不可分。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建筑设计企业为城乡建设又创造出大批公共、居住建筑等优秀作用,完成了数量巨大的各类工程设计,为城市建设、城镇化建设做出非凡贡献。据统计,2012年全国勘察设计企业数量为18280家,从业人员212.34万人,完成各类项目合同额15582.3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6170.63亿元,上缴营业税金及附加499.44亿元,全行业企业数量、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经营收入等发展指标稳步提升,国内工程建设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对勘察设计行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与此同时,随着行业外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客户需求的多元外,行业内部全面推进体制改革以促进发展的紧迫性日益增加,设计企业传统的简单放权粗放式管理模式面临改革的压力日益加大。
以市场化为目标的体制改革作为行业内一项举足轻重关乎多方利益的公共政策,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执行。这一轮体制改革以单一的国退民进、内部员工持股、身份买断为主要特征,部分事业单位性质的建筑设计单位或成为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国有参股、全民营企业,或与其他设计企业组成设计集团,但总体上进度和深度不甚理想。从行业细分来看,国内工业工程设计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进程较快,但工程勘察、城市勘测、水利设计等公益性较强的行业,事业单位仍然占据较大的比重,分类改革的进程较慢。据统计,有50%的工程勘察设计类企事业单位有体制改革的初步设想,但只有13%的单位已经开始体制改革的实质性工作,另有3%的企业表示暂时不考虑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平等、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机制,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机制,反对地方保护,完善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并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及管理的职能,发挥市场机制,有效调节经济活动,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同时,要求必须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这对于今天的建筑设计行业的体制改革,在一些既定的市场化改革目标与方向开始发生游移甚至倒退的关键时刻,无疑打了一剂坚定改革决心的“强心针”,对于行业进一步坚定不移的推进市场化改革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研究意义
如何克服建筑设计行业的各种弊端和企业的各种问题,推动以市场化为目标的体制改革全面铺开,提升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力,成为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引导当前中国经济稳步经历“两个转变”,即从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从规模扩张转为治理效益型发展。显然,作为经济发展重点的建筑设计行业,结构调整仍然是主线,相关调整方向与措施将持续推向深入,长期难以破局的体制改革将焕发新的契机。本文选择国内建筑设计行业的体制改革执行困境作为研究的主题,就是出于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建筑设计行业如何深化体制改革、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思考,力求帮助建筑设计企业抓住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机遇,稳中求进,稳中求好。
在借鉴国内外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现有成果基础上,本文针对国内建筑设计行业在推进体制改革时出现的积极性不高、方向不明确等问题以W建筑设计院为例进行深入剖析,同时基于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政策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将体制改革在建筑设计行业内的执行困境及其对策作为选题的基本范畴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究公共政策在特定行业内执行困境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找出政策执行的难点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
3、国内外文献综述
公共政策是政府一项动态的管理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其中公共政策执行是评价政府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基于其重要作用,国内外众多学者在政策执行的模式、理论和途径等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3.1国外文献综述
西方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经历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整合式研究”等三个阶段,研究视角呈多样化特点,涵盖了组织分析、演化历程、制度分析、利益博弈、因果分析、政策网络、系统理论等,构建出多样化的理论分析途径和模型。较具代表性的有美国学者尤金.巴达奇的政策博弈模型,该模型认为,政策执行是一种“赛局”,包括竞赛者、利害关系、策略与技术、竞赛者资源、竞赛规则、公平竞赛规则、竞赛者信息沟通、竞赛结果不稳定性等8大要素,这些赛局要素,以及竞赛者选择的策略组合,共同影响了公共政策执行结果。
3.2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受限于计划经济的长期束缚,起步较晚。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转型,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增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普遍存在,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近10年来国内学者对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如何提升政策执行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益博弈、治理范式、政策网络等西方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逐渐被推崇,扩展了研究方向,尤其关注了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分化,分析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
西方学者为研究公共政策执行提供了多样化研究视角和途径的借鉴参考,使研究不再局限于政府和公共政策管理目标之间,在宏观层面提供了研究的方法论;国内学者结合国内的具体国情和实际情况对公共政策执行困境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宏观层面提供了化解公共政策执行困境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之上,但已有研究与之相关的内容多数集中站在大政府的层面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未能深入到具体的某个行业当中。对于像建筑设计行业这样一个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城乡建设密不可分的特殊群体,平衡各个冗繁复杂的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的利益,解决在国家深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公共政策执行困境问题,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效益,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选题内容简介,关键词、研究方法,创新点
1、内容简介
本文共分6个部分。第1 部分,绪 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与思路。第2部分,建筑设计行业的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集体资产处理理论、人力资本与职工持股理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内容以及建筑设计行业改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四个部分。第3部分,W建筑设计院现状及体制改革执行困境分析。主要分析了W建筑设计院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体制改革执行困境。第4部分,W建筑设计院改制的设想及改制方案。其中, W建筑设计院改制的设想包括W建筑设计院的发展思路、W建筑设计院改制的方向和W建筑设计院改制的基本任务三部分。W建筑设计院改制方案包括W建筑设计院整体改制方案设计、 W建筑设计院产权结构、W建筑设计院的组织机构以及W建筑设计院改制方案的实施和努力走国际型建筑设计公司的发展道路、效果评估。
2、关键词
建筑设计行业;体制改革;执行困境;W建筑设计院
3、研究方法
3.1文献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社会现象研究的基本方法。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说,学术界有很多关于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对于这些成果的思考和研究成为了最重点的资料依托。鉴于本论文的现实性和综合性较强,因此,对于文章的理论阐述、体系构架和相关的学科知识等,都运用了文献研究法。
3.2规范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和价值相关,偏重于价值判断和逻辑推理,更多地使用定性分析和演绎的方法,它所关注的是“应当是什么”或“应该怎样”的问题。本论文是探讨建筑设计行业的体制改革执行困境的研究,所以有必要先对建筑设计行业的体制改革做规范性论述,继而以理论入手,通过建筑设计行业的体制改革执行困境的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研究对策,探析文章所应达到的内容和目标。
3.3案例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特定的研究案例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在案例研究中,通过对典型性对象的调查分析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本文即是通过以建筑设计行业较有代表性的W建筑设计院为研究案例,对相关企业的体制改革进行问题和原因分析,从而为论文提供基础性的研究材料。
4、创新点
国内公共政策执行研究多数集中站在大政府的层面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而对具体某个特定行业内的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取建筑设计行业内的公共政策执行作为研究的主要范畴,同时研究的背景具体到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关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三)论文写作大纲、参考文献
1、写作大纲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的主要内容
1.4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建筑设计行业的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2.1 集体资产处理理论
2.1.1 集体资产的合法存在
2.1.2 集体产权的认定
2.1.3 集体产权的管理和使用
2.2 人力资本与职工持股理论
2.2.1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