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农业科技论文格式、农业科技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农业科技专业论文帮写:《关于农业技术商品化的特点与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322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202180852445246 论文字数:5000 所属栏目:农业科技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农业技术商品化的特点与农业科技单位体制改革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单位、个人及产品,都要接受市场考验,屈尊于市场调节之下,农业科技单位也不能例外,但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进入市场,则是可以选择的,本文试图从分析农业科技单位面临的局势和环境、农业技术商品化的特点入手,指出农业科技单位体制改革,进入市场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农业科技、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一、市场经济与农业科技单位面临的局势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生产由市场调节,市场上农产品顺利成交的过程,也就是农户的生产得到社会承认的过程口而众多的农户都想使自己的产品得到社会承认而顺利售出,相互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在竞争中,谁的产品技术含量高、质量相对优、成本相对低,就会争到更多的买方而顺利流通,所以竞争的背后是技术,技术进步和增加农产品的技术含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开放的深人,市场调节力度的加大,使我国农业一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传统格局,开始向商品经济发展。在表现形态上,最为突出的是生产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开始由单一粮食生产转向粮、畜、果、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全面发展,在内部运行机制上,则表现为由数量增长型转为质量效益型,而且由于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技术的要求必然表现为内容的多样性、广泛性与需求的多层次性。也就是说:在农林牧各部门,种植养殖加工各环节,都要求有新技术、新工艺的渗透和应用。
从上述两点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面临着一个市场竞争拉动发展的环境,这应该说是难得的机遇,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其一,现有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定,有重新陷人网散线断的危险。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农业科技工作者研究的对象是动植物,面对的环境是农村,工作条件艰苦,“跳农门”的思想始终存在于农业科技人员之中,另一方面现在提倡干部“下海”,使农技工作者和其它行业从业人员相比,收人差距越拉越大,外界的高收入诱导农技队伍分化解体。
其二是农业科研经费不足,投人课题研究的经费减少。1991年全国农业研究投人的课题经费2.41亿元,比上年减少11.4%,平均每个课题投人的经费比上年减少18.3%,投入少、强度弱,使‘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势进一步加剧。1993年,各地改革拨款制度,许多地方给农业科技推广单位“断粮断奶”,使农技单位面临着难保生存的局势。
其三,在长期的计划管理体制下,农业科技单位条块分割,不同级别的科技单位分工不明;课题重复设置严重,使外界支持重心不明,内部发展缺乏活力;适应市场调节,举步维艰,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二.农业技术商品化的特点

 

农业科技单位要改革,目前情况下,首先应该适应市场调节这个大环境,即改革的方向只能是让农业科技单位进入市场,而农业科技单位要进人市场,应先让其产品—农业科技成果进人市场,实现农业技术转让商品化。这样一来,农业技术能否商品化,商品化过程中有何特点,则成为农业科技单位体制改革的先决条件和应讨论的中心问题。
1.农业技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农业技术作为商品的市场需求不旺。由于农业是一种利用生物有机体的生命过程生产人们所需产品的产业,与其它产业相比,人们对此方面的知识似乎了解的最多、知道的也最早,但却理解的不深不透,如对生命过程的控制和调节,直至目前仍然相对欠缺。因而,常常使农业技术理解为对原有传统技术的改造和替代,属于技术替代范畴。由于是技术替代,就降低了人们对农业技术作为商品的需求欲望,只要传统技术和生产方法能够继续支撑农业生产运行,农业技术就会被视为一种非必需品,从而失去了生产者的需求冲动,表现为市场需求不旺。
2.农业技术研制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技术保密性差及商品竞争性差。农业生产面对的是自然界,产品形成有一定的季节性和时间周期,生产效果要在最终产品上体现出来,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在研制过程中,不但要在时间上经受不同地域,不同土地条件的生态环境的考验,为了使技术成果具有一定的科学可靠性和实用性,还得进行多次重复试验,如一个优良品种育成,一般要经过6一7年的反复试验和多点定位观察,此外要成为品种,还要求具有一定的推广面积,在漫长的育成期和大范围的试验中,难免品种流失,给技术保密性带来困难,当品种育成之日,也就可能是遍地开花之时。此时要让技术成果独占市场,成为竞争性很强的商品,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3.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从而约束了农业对技术的需求和技术的商品化。农业提供的产品主要是人们生活所需的食品等必需品,著名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的研究以及大量的经验和事实证明,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是有一定限度的,达到一定限度以后,不管人们的收人如何增长,而对食品需求只有很少的增长,甚至没有增长,因而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距离饱和点越来越近,使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少,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表现为价格相对较低、比较利益相对较少,其生产技术不易转化为有价商品,障碍农业技术的商品化。我国1982年普遍实行责任制以后,到1984年获得农业大丰收,全国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经达到或接近饱和点,部分地区和部分时候,常常出现“卖粮难、卖猪难”等农产品过剩现象,直接影响着农业对技术的需求,约束着农业技术进入市场和实现商品化的过程。
4.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阶段、技术类别、农业生产的经营形式,都对技术商品化有一定的影响。从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阶段过程看,目前正处在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过渡的初级阶段,农民已普遍熟知和掌握了传统生产技术,对传统技术有强烈的偏好,在应用传统技术就能维持自身生存和生产循环进行下去的情况下.农民不会轻易放弃无价的传统技术而使用有价的商品性技术。从农业技术的类别看,对一些高新尖技术,农民受知识水平制约用不了,受经济收益制约用不起。对应用性研究成果,虽然用于生产能马上奏效,但也有两个因素障碍其向商品化发展。一是我国农业经营分散,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产品在扣除农民自身消费部分后,其产品商品量很少,投入技术与否,对农户增加收人的影响程度小,故农户对技术吸纳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户的生产规模狭小,且土地流转机制还未形成,即规模不经济造成了收益不景气,进而使技术商品化常因农户经济实力不足和通过增加技术所获收益规模总额不高而被搁浅。
5.农业生产效益的外在性和社会公益性,弱化了农业技术的商品性。农业是提供生活资料和工业原料的基础产业部门.占用劳动力多而生产率低,需用固定资产多而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而资金周转慢,产品的原始形态和初级性决定了利益常常分层流注于其它后序产业之中,使其在很多方面表现为效益的外在性和利益的社会公益性,其发展无法纯粹依照市场机制运行.即市场调节丈寸其有所能也有所不能。即使在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未能改变农业的效益公益性和利益的社会性特点,也无法用市场经济规律去约束和置换农业生产的生态自然规律,对农业仍然采取保护、补贴等宏观调控措施和按公共福利事业对待的政策。农业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功力因素,既作用于农业生产,又受制于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这些特征与特性,必然影响到农业技术的特证与特性,既然农业本身无法纯粹依靠市场经济来调节控制,那农业技术要纯粹依靠市场机制去调控也是不可能的。

三、对农业科技单位体制改革的思考

虽然农业技术进入市场,显现商品化有一定的困准和障碍,但是作为农业技术的主要创造研制单位.不可能把自己封闭起来,逃避市场调节,还得随波逐流,进行体制改革,置身于市场经济调节之中,那么以什么形式、在什么时候、以多大尺度进人市场,应进行深人的思考
1.适应农业技术商品化的特点.分层次、择形式进人市场。对于高新尖技术成果和基础理论研究技术成果,在目前仍应实行宏规指导和国家计划支持,不宜推向市场去进行市场调节管理,应作为政府的职能工作抓紧抓好对于一些有创造性的、可操作性强的、不可重复的应用技术.应率先实行商品化、如新品种、新组合、新的农机具、果树修剪新一工艺等等,其进人市场的形式应该尽量选择哪些易于使买卖仪方明确价格和可以简便地衡量应用技术以后的效果的形式根据陕西省农科院几年来的经验,目前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以有形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如高产优质农畜良种和苗木.研制的新化肥新农药等.都可以成为有形商品,在市场上销售二是以承包的形式进入市场,即由科技人员带上自己的技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去承包果园、菜园、桑园、猪场、鸡场等等,双方确定好承包基数和产量.条件指标.实行超奖欠罚口三是从劳务的形式进人市场,即科技广、员按技术服务的时’间收取技术服务费.如举办技术培训班和进行技术不范、给果农修剪果树、给养畜户防疫治病等。
2.根据农业经营形式的发育阶段特证择机进入市场。受千百年传统自给经济思想陶冶的农民,构成了我国农业技术成果的买方,他们在采用新技术时常常是以观望为起点,以模仿为开端,对自己经营的农业带有深刻的满足自给的痕迹,因而通过购买技术增产的欲望也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农业技术保密性差,公益性强,无法精确计算效益和转让价格,决定了农业技术成果一下子很难完全实行商品化,不能马上把农业科技单位推向市场调节的洪流之中,完全按照商品化经营的企业对待,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使农业技术单位进人市场呢?这要视农业经营形式的演变阶段而定。从农业家庭经营形式的演变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小规模、多项目、分散经营阶段,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