𝑙𝑛𝑌𝑖= 𝛽0+ 𝛽1𝑙𝑛𝐿𝑖+ 𝛽2𝑙𝑛𝑄𝑖+ 𝛽3𝑙𝑛𝑆𝑖+ 𝛽4𝑙𝑛𝐶𝑖+ 𝑣𝑖− 𝑢𝑖
式中,i 为牧户编号,Y 为第 i 个牧户家庭的畜牧业生产总值;L 为畜牧业劳动力投入,Q 为其它投入,包括雇工、配种、医疗防疫和维护草场等的投入;S为饲草料投入,C 为草地面积投入,𝛽 1、2、3为待估参数,表示投入对产出的贡献度。vi 指随机误差项,由牧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引起,服从于N(0, δθ2)正态分布;ui 表示牧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非效率因素,反映牧户的技术效率损失,服从截尾正态分布,并独立于前者。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结论
目前,牧区草地流转现象日益普遍,草地流转作为缓解草地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能有效促进畜牧业规模化经营,提高牧区的城市化水平。因此我们使用多值 Logit 模型、SFA 等方法,基于青海及甘肃两省的牧户调研数据,从生计资本的角度分析了草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草地流转对畜牧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青藏高原牧区参与草地流转牧户的比例逐年增加。2015 年参与调研的344 个样本牧户中,参与草地流转的有 85 户,占样本总量的 24.7%。其中,63 户选择转入草地,22 户选择转出草地。2017 年,转入草地的牧户有 94 个,比 2015年增加了 31 户,转出草地的牧户有 24 个,比 2015 年增加了 2 户,可以看出参与草地流转的牧户家庭逐年增多,其中转入草地的牧户家庭增幅较大,转出草地的牧户家庭增幅较小。
(2)不同生计资本对草地流转存在异质性,其中,金融资本对于转入草地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物质资本对于转出草地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对转入草地也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可以看出物质资本较高的牧户更倾向于不参与草地流转,保持原有的草地规模;自然资本较高的牧户对转入和转出草地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参与草地流转的积极性较高;人力资本较高的牧户对转入草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转出草地虽然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所以更倾向于保持原有的草地规模不变。社会资本较高的牧户对于转出草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转入草地虽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更倾向于保持原有的草地规模不变。
(3)草地流转总体上提高了牧业效率。转入草地对畜牧业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转出草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参与草地流转可能会加大收入差距,因此在推进草地流转的同时应加强对转出草地牧户的关注,防止出现无畜户及返贫现象。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