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新闻学论文格式、新闻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创新策略探讨

日期:2021年06月28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618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6161336289877 论文字数:26552 所属栏目:新闻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新闻学论文,笔者认为传统的深度报道固然有其价值,但也不能为了情怀就抱守残缺。各种新的网络技术为深度报道的创新带来了无限地可能性,但真正的新闻媒体也应该坚守住原则和底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内容领域,用户和流量成为了媒体的生存之本。


一、深度报道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中的特征对比


(一)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特征

即使是在传统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实际上也是有很多与新闻传播规律相违背的不利特征的。但是受到媒体技术水平等的限制,传统媒体环境整体上比较稳定,竞争较少,使得这些不利因素表现得并不明显。而深度报道本身存在着更大的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因此瑕不掩瑜,深度报道仍然可以在传统媒体中获得较大的认可。

1. 采写困难,时效性弱

制作深度报道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该怎样获取新闻线索。现实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件都值得做深度报道。新闻工作者们在“把关”的过程中,首先会淘汰调那些新闻价值较少的事件,再从中筛选出值得做深度报道的重点事件。这就使得能够被用作深度报道的新闻线索成为了稀缺资源。该如何对深度报道进行正确“把关”也不具备明确的判断标准。新闻工作者们通常是以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新闻敏感去判断哪些新闻事件有可能会引起大众的关注。缺少直观简便的判断标准,会使得深度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存在一定风险。此外,由于深度报道内容中的信息量大,且需要全面和具体兼顾,记者往往需要亲赴新闻现场进行细致而周密的调查,再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核实,最后进行写作。考虑到通讯技术、媒体的人力物力资源和记者的个人精力、工作安排等现实因素,深度报道的采写难度在所有的新闻报道当中无疑是最大的。采写难度大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提高完成度,这对于注重时效性的新闻报道来说是很大的弊端,但传统媒体的受众对于这些问题的态度却是宽容的。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很多事件需要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才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就使得新闻媒体在信息的把控上占据主动地位。时效性作为新闻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存在感主要来自于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对于自身业务水平的追求,缺少来自外部的压力。在这种环境下,深度报道由于采编过程复杂、耗时长等原因,成为了最不容易受到时效性约束的新闻体裁。通常情况下,由专业的新闻媒体制作出的深度报道不论何时,只要一经发布,都会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深度报道的信息足够充分,内容足够精彩,对受众有确实的吸引力,因此,即便深度报道在时间上滞后明显,却往往能够后发制人,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二是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普遍是按时而不是即时的,报刊杂志有固定的刊发周期,广播、电视新闻栏目也有固定的播出频率,即使是消息类的新闻报道,也同样是有固定的发布时间的。在这种条件下,深度报道虽然更为滞后,但考虑到整体的环境条件,也并非不可接受。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深度报道所体现出的价值和意义要远大于其采写困难、时效性弱等弊端。努力克服这些困难去做出优秀的深度报道也是传

......................


(二)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特征

网络媒体在当下通常被冠以“新媒体”的称号,但这个“新”也只是相对的。从互联网的诞生到现在,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变革,网络媒体也在不断地呈现出更新的形态变化,也就是说,这个“新”媒体是一个动态而不是静态的特征。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几乎能够完美地融合其他所有媒体形式。这种融合并非是简单的将不同媒体编排到一处就可以的,而是需要通过合理搭配、扬长避短,创造出新的形式。这种新变化形成了网络媒体新的传播环境,进而对网络媒体中的深度报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网络深度报道呈现出与传统深度报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

1. 追求热度,时效性强

与传统媒体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同,网络媒体环境的变化是极其迅速的。在网络媒体中,信息的传输是能够做到即时的,这对于注重时效性的新闻报道来说尤为重要。任何新闻事件一经发生,就会在网络上引起一定程度的反应,而新闻媒体也一定要及时做出应对。在网络环境中,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信息都能够做到即时传播。只要信息足够重要,很快便会引起最广泛的关注,成为热点。发布信息的主体也不再局限于专业的新闻媒体,很多自媒体或个体用户也具备同样的信息发布能力。传统新闻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垄断信息的发布权,但这种情况在网络媒体环境中却几乎不复存在。在网络时代,想要独辟蹊径去调查到一些不为人知的“大新闻”机会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如果一家媒体不能及时有效地对热门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其影响力和话语权。和消息等新闻体裁相比,大众对于深度报道的时效性要求的确更为宽容,但也并不意味着深度报道就可以无限地滞后。在网络上,海量的信息从来都是后浪推前浪。等到热点逐渐冷却或是被新的热点取代,即便是深度报道恐怕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网络媒体环境中,深度报道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其较长的制作时间与网络媒体较强的时效性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的突发事件,消息类报道能够做到迅速及时,但内容也是相似的,很难引起大众的重视。媒体只有快速地做出深度报道,才能展现出自身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二、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高效化信息处理策略


(一)利用团队化的信息处理模式提高效率

在传统媒体时代,涌现出很多擅长做深度报道的记者,凭借着自身强大的专业能力和执着的精神,报道了很多优秀的深度作品,并且这些作品几乎都是他们单打独斗,凭借一己之力完成的。这种专业精神固然可嘉,其工作方式在如今的网络媒体中却并不可取。从采访到整理再到写作,制作一篇深度报道的工作量极大却只由某些个体完成,不仅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也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在网络媒体中,一篇失去时效性的深度报道,其影响力必然要大打折扣,这成为了深度报道在网络媒体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难题。对此,很多媒体的解决方法就是在人员安排上做出调整,将过去只有一两个人完成的工作改为由更多人通过协调分配,将工作明确分工后合作完成,这就是团队化的工作模式。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媒体成立了专门从事深度报道的团队,接下来就举其中一例来分析一下团队化的工作模式是是如何高效地处理信息,进行深度报道的。

《北京青年报》是一家在应对网络媒体环境的变化时表现十分从容的传统媒体,其深度报道部门所负责的栏目“深一度”在网络媒体中展现出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于突发事件的深度报道,北青报有很多准确快速的成功案例。2018 年 1月 4 日下午 4 点 30 分左右,俄罗斯多家媒体发出的一条快讯引起了国内的关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一仓库发生火灾,现场发现 10 具尸体,其中包括 7 名中国工人。收到信息 1 个小时后,《北京青年报》关于此事件的深度报道工作群建立,成员包括 9 名编辑和记者。29 个小时之后,也就是第二天晚上 10 点,“深一度”推出了对于此事件的深度报道《俄火灾 7 同胞罹难:阿军返回灭火却“再也没出来”》。此时国内很多媒体的新闻报道还处在短消息或是翻译外媒的层面上。“深一度”的主编,《北京青年报》时事新闻中心副总监宋建华曾以此报道为例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在团队成员的合理配置上,很值得借鉴。团队的成员主要包括:记者、编辑和主笔。(图 2-1)①其中负责信息处理工作的主要是记者和编辑。

图 2-1 北青报的深度报道团队化采写模式图

图 2-1 北青报的深度报道团队化采写模式图

..............................


(二)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流程提高效率

网络媒体中信息的高效率传播是通过网络技术的进步才得以实现的,而计算机则是网络技术的基础。计算机对于信息的处理是一个数字化的过程,因此网络媒体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充分地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来提高效率。对于深度报道而言,由于其内容需要的信息量较大,会导致信息的处理过程变得更为复杂,耗时更长,效率更低。因此,深度报道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简化其信息处理流程。信息的处理流程主要包括分析、采集和调配这三个环节,深度报道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新技术,通过各种灵活的方式简化信息处理流程中的每个环节,从而加快节奏。

1. 数字化的信息分析过程

首先是对于信息的分析,这关系到深度报道的主题。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信息的流通不畅,新闻工作者们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被动地等待知情人来提供新闻线索,再通过自己的新闻敏感来判断这一线索能否成为重要选题,是否值得进行深度报道,这无疑增加了工作难度。而数字化的网络技术则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基于数字化技术发展出的各种网络信息工具在信息的分析、选题的确定方面发挥出关键的作用,比如大数据、搜索引擎、社交工具、舆情分析工具等功能,能够从线上热点中直接选取报道选题,同时,参考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的维度。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方便快速地采集到大量信息,还可以更为精准地判断出大众的态度和关注重点,为选题的侧重提供关键的参考依据,成为深度报道在网络媒体中关注度的有利保障。所以数字化技术在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作为新闻聚合网站对搜索引擎网站的依赖度很高,该网站将编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从事传统的采编业务,另一部分人则在编辑室里,时刻关注各大网站,通过使用多种技术监测手段,利用时事流量分析系统(Real Time Traffic Analysis)进行热点事件锁定。

图 2-2 《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

图 2-2 《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

................................


三、 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简明化文本写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