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徐州追求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创新点。归纳为:一是能紧贴实际,针对徐州“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基地、以煤炭为主能源发展方式” 城市特点,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徐州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建立了以徐州为目标对象的目标体系,通过对体系分析,科学反映出徐州低碳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状况;二是把目前大范围、战略角度高的低碳城市建设研究成果,直接落地到徐州这一具体城市建设上来,结合徐州实际,特别是把宏观、中观对策加以细化分类,直接变为可嫁接的有效措施,供徐州低碳发展作参考。
局限性、下步打算。另外经思考,本文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因部分资料的寻迹困难,一些支撑观点的论据还不是很充分,比如很难找到与徐州市发展状况和特点相似城市作为比较和参考对象,主要原因是相似城市相关低碳建设数据很难获得,受其影响,一些低碳建设的现状、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涉及的部分名词概念容易混淆,比如低碳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和相互的关系没有理顺,再如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关系没有深入研究,导致这些名词和概念不能运用自如,下一步可作为其他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来详细阐述。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