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前置辅音(上加字)r与前一个开音节韵尾之间的同化 ............. 29
第五章,比较兴海牧区话语音同化现象的共时与历时变化 .................... 40
一,与拉萨话比较 ................................. 40
二,与古藏语语音比较 ..................... 47
第五章 比较兴海牧区话语音同化现象的共时与历时变化
一、与拉萨话比较
“从时间上说,同化作用还可分为共时的同化和历时的同化,共时的同化都有现实的语音条件可循。历时同化的语音条件是隐含的,需要通过历史的比较才能揭示出来。[40]” 对比法是研究语言的一种重要工具。兴海牧区话的语音同化现象与其他现代方言相比存在相似之处,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通过和古代藏族历史文献所表现出来的发音做比较,可以发现语流音变的历史演变和语言发展的规律。因此,对兴海牧区话进行从共时和历时变化、和其他方言以及和古代藏语语音相比较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方言的发音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
现代语言学中方言是指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彼此有一定差异的口语形式。它由于长期的社会分裂而产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方法,它分为方言描述学和方言历史学。方言地理学三个部分。方言学在国外通常被认为是方言地理学。
藏语一般分为三大方言,而江荻认为藏语分为安多方言、嘉绒方言、康巴方言、卫藏方言、喜马拉雅方言(锡金不丹方言或南方方言)拉达克方言(西部方言)等方言,从方言划分方法层面来说,按照完玛冷智的划分方法,兴海牧区话属于发展中的牧区话。
结论
语言是一种动态的现象,它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会发生各种变化,甚至在各个方言的发音上也会存在差异。因此,想要深入研究方言,就必须从文献的角度进行历时对比,并在空间范围内进行共时比较。
在北部牧区话中,兴海的牧区语作为一种以安多语为基础,且正在发展中的牧区话,基本具备安多方言的特征。本论文总结了兴海牧区话中的语音同化描写和分析情况。语音同化指的是在语流音变中,相似的音相互作用和调节,从而使以前不相同的音变成相近或相同的音。任何语言都坚持着变性和简单化的方向,因此语音变化广泛存在。
虽然有多种学说可以引起对语流音变的解释,但实际上,这种现象是为了发音的便捷性而将语音简化了。例如,在梵语的mtshams sbyor和语流音变,其实质是一样的。梵语中的mtshams sbyor་也是为了方便发音而坚持了这一原则。因此,我们需要对语流演变进行更多的描写和分析。
在兴海牧区话中,语音同化存在于词汇和句子中,且具有一定的语法功能。例如,语音同化可用于一些位格助词。由此可见,语流音变对兴海牧区话的语法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兴海牧区话中,语音同化通常出现在名词和形容词中,而较少出现在动词中。此外,语音同化通常在两个音节之间产生,并且后缀词等派生词容易被同化。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