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教学研究论文格式、教学研究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提高基础较差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探究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660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004100948243561 论文字数:5000 所属栏目:教学研究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使绝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 ,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只要教师准确把握基础较差学生自身特点和心理因素 ,教育教学方法得当,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有针对性的措施 ,对症下药 ,就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成绩。“ 坚持教育的全体性,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这是如东栟茶中学已故校长姚止平先生的教育观。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绝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教书先教人

陶行知先生有一条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 千教万教教人做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所以,教师应该首先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上下功夫,学生懂得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养成一些规范的言行,有了较好的习惯与素养,他们就会乐于学习,肯去钻研,有动力推动自己自觉学习。自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前提,没有自信心,学习成绩的提高将成为空谈。只有干方百计地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才会调动他们进取的动力,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最终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去搏击人生。首先,教师要改变“ 朽木不可雕 ” 的观念,对学困生满怀期待。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 我能学好” 的信心,增强“ 我要学好 ” 的决心。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经常鼓励他们要相信自己,不要放弃自己。在老师的鼓励下,自信心会不断增强。其次,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要充分利用与学生亲密接触的机会,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和褒奖,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老师适时的鼓励;加上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进步的自信心。虽然他们的学习成绩暂时还不理想,但是经过努力,相信他们也会提高学业成绩的。同时,教师要注意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 ,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和长处,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教师如果只是一味的指责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看不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甚至认为一无是处,那么,无论你怎样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一点缺点都没有的好学生和一点优点都没有的坏学生均是不存在的。因此,教师要一分为二地对待他们,善于观察,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加以充分肯定和积极引导,做到长善救失,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其成为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转折点,从而使我们的教育能够良性循环。

二、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与是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对这些学生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他们怎样听课,怎样记忆,怎样复习。比如:1.让学生做到带着问题听课。也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先把老师要讲授的内容自学一遍,找出疑难问题,适当做些简单的练习,然后带着问题听课,并在听课时有意识地检验自己预习时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所做的练习是否正确。2.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听课时,如对课本中没有明确说明的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解题方法及注意问题记录下来,以供做作
业和复习时参考。3.让学生做到先复习,再改错,后做作业。即是在做作业前把当天老师授课的内容和堂上的笔记回顾一次,疏通各个知识点;检查上次作业老师批改情况,对做错的作业,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修正。养成修改作业的习惯,在完成上面两项后才做当天的作业。4.让学生学会经过一阶段的学习进行单元复习,把知识整理、 归类,总结规律。

三、 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水平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针对学困生的共同特点,改变陈旧的、 不适合教学规律、 特别是不适合学困生学习的方法,实施有效教学,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1 .将教转变为师生共同合作。“ 满堂灌” 、 “ 填鸭式” 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往往会出现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但通过师生互动、 共同合作的教学方式,不仅使交流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也能起到健全学生发展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或支持者,成为一个主动帮助学生探讨研究、支持学生展开讨论,并集思广益的“ 主持者” 。让学生在于教师的共同合作中增长知识、 发展能力。这样才能使师生的双边活动得以充分体现。2.将教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应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再也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学生一起构建新知识的合作者,再也不是只知教书的“教书匠 ” ,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 懂得反思、 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不要使自己高高在上,把学习当成是学生的事。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生一起思考、 交流、发表见解,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要转变以往那种上课老师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 欢快的气氛中学习,在与教师的参与中得到体验和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师生角色的真正转变。3.将教转变为组织引导。教师要彻底转变以往给学生直接灌输知识答案、 解题方法、 指手画脚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感知、 体验、 实践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利用课堂空间充分表现自己,精心设计解决问题的平台,精心组织引导学生集中精力通过自主的劳动、 自主地努力,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灵活学习,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在有序的环境中得到理性的发展。4.将教转变为赏识鼓励。教师不应当要求学生去做什么,怎样去做,而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各种需求,把更多的关注点投放到学生身上,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空。应当鼓励学生去做什么,赏识哪种做法合适,以唤起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处于主动激活状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索求,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充满自信,积极的动手
、 动脑、 动口,在教师的赏识中发展自我,共享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性、 独立性、 能动性、 创造性等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5.采取“ 小步子、 快节奏、 段段清 ” 的教学手段。每节课的教学容量尽量少一些,突出精讲多练,使学生当堂消化吸收;通过增加每天的课时节数,用较快的节奏来添补教学内容的完成;节节有检测,周周有小考,月月有大考,平时像高考,高考像平时,通过一系列强化训练巩固提高。俗话说,“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 只要我们时刻把所有学生放在心中,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就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浇树要浇根,育人须育心;转化学困生,全靠献爱心;‘ 真心’ 唤‘ 真心’ ,顽石变成金。 ” 总之,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科学教育,坚持不懈,这些迟开的花朵一定会开得很绚丽,很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