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军事理论论文格式、军事理论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4006227154

独特的军事思想理论体系分析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221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108052327278252 论文字数:4717 所属栏目:军事理论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独特的军事思想理论体系分析

 

摘要:毛泽东军事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吸收和融汇了古今中外先进的军事思想精髓,形成了厚重独到的军事思想理论体系。其中,在战争指导上的战略思维品格更是独树一帜,震古烁今。http://www.51lunwen.org/junshi/

 

关键词:毛泽东 战争指导 战略思维

 

其一,毛泽东在战争指导上的战略思维,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最精彩的部分。体现战略思维品格的战略预见、战略分析、战略判断、战略决策、战略指导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最深邃集中、最光辉灿烂的一页。就如同一幕幕正在上演的战争活剧,内容鲜活,气势宏伟,给人以极大的吸引力、震撼力和感召力。

其二,毛泽东在战争指导上的战略思维,集中地反映了战争指导的基本规律,系统地体现了其卓越的战争指导方法和娴熟的战争指导艺术,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军事瑰宝。

其三,毛泽东在战争指导上的战略思维品格最能体现毛泽东作为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鲜明的个性特征和风格魅力,充分表现出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举重若轻的斗争艺术和统驭全局的领导才能。

其四,毛泽东在战争指导上的战略思维品格是赢得未来高技术战争胜利的科学指南和思想宝库,对于提高各级指挥员的战略思维层次和素质,适应新军事变革挑战和加强军事斗争准备的客观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感到毛泽东在战争指导上的战略思维品格突出体现在四“点”上,即体现在着眼点、落脚点、关节点和制高点上。

 

一、把全局利益作为战争指导的着眼点,一切作战行动都立足于发展大局大势所谓“着眼点”,就是思维的逻辑起点,也就是思维的出发点。毛泽东指导战争的着眼点就是紧紧盯住全局利益,始终保持、维护和发展全局利益。

一是善于从整个战略全局上谋局造势。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各个时期和各个战略阶段,毛泽东都善于运用创造性、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制定战略方针,确定战略目标,建立战略部署,指导战略行动,并使其环环相扣、相得益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思想,成功地指导了工农红军的战略行动。抗日战争时期,他提出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指导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二是正确处理战争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毛泽东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始终注重从全局思考问题,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始终保持战略的主动权。在抗美援朝问题上,最初不少同志主张不出兵或缓出兵。毛泽东从国际战略全局的大背景下思考问题,想的是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想的是“唇亡齿寒”的道理。因此,他经过深思熟虑,果断决定出兵援朝。事实证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国虽然付出了重大代价,但极大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确立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这些正面效应和长远利益,远远大于当时和局部所付出的代价。

三是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大势实施战争指导。毛泽东十分精于对战略全局的总体设计和通盘谋划,一切作战行动都立足于发展大局大势,从而形成一盘盘布局精妙的决胜战局。辽沈战役期间,毛泽东为配合辽沈战役作战,同时组织全国其他几个战场与之呼应,命令解放军在华北主动牵制傅作义集团,在华东和中原则主动攻击徐州的刘峙和华中的白崇禧兵团,使他们无法向东北增兵,有力地保证了辽沈战役的胜利。毛泽东在几十年的军事斗争中,始终注重从大局利益思考问题,从而在战略关系上形成相互配合的“一盘棋”。这种高超的总体谋局造势的战略思维品格,生动地体现了卓越的战略领导者全局在胸、经天纬地的宏大气势。

 

二、把“打赢”作为战争指导的落脚点,立足于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进行战争准备所谓“落脚点”,就是要达到的目的。战争指导的落脚点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以打胜仗为原则”。一是强调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把“一切准备为了打胜仗”提到战略思维、战略指导的高度,历来强调“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并把这一思想概括为“十大军事原则”之一,成为战争指导的一条基本规律。二是强调慎重初战。毛泽东认为,初战的胜败对战争的全局影响极大,尤其对劣势或处于防御地位的军队更加重要。中央红军前三次反“围剿”作战中,毛泽东对每次初战都格外重视,从筹划战场、选择首歼目标等,都亲自布置。解放战争初期的苏中战役,虽然带有战略试战和战略侦察的性质,毛泽东也极为重视,认为没有胜利的把握,宁可退让待机,宁可放弃不打,也决不能仓促作战。三是强调进行战争准备要立足于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毛泽东曾指出:“我们应估计到最困难最危险最黑暗的可能性,并把这种情况当作一切布置的出发点。”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毛泽东专门发电,要求“立足于最坏的情况进行充分准备”。正是因为我军“立足于最坏的情况进行充分准备”,才有了三路大军胜利完成中原地区的战略展开,为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拉开了序幕。

 

三、把抓主要矛盾作为战争指导的关节点,紧紧扭住关键性环节实施战略决策所谓“关节点”,就是事物发展的关键性链条。战争指导的关节点,就是要紧紧把握战争中的主要矛盾。人们常常有这样一个问题,毛泽东为什么会用兵如神、总打胜仗呢?分析他成为伟大军事家、战略家的历史背景,可以看到哲学与军事的必然联系和深刻渊源。毛泽东除了长期参加战争实践,具有丰富的革命战争经验外,很重要的是其哲学思想的丰厚功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确把握,这是他驾轻就熟地指挥战争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战争中善于抓主要矛盾,是毛泽东战略思维品格最精华的部分。

一是把抓主要矛盾作为战争指导的关键性链条。毛泽东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战争指导上,毛泽东总是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把战争指导的关注点放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推动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风暴。解放战争初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多次提出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抢占大中城市为目的,有效地占据了战争中的主动地位。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正是由于毛泽东始终注意抓主要矛盾,进而提高了对重大战略问题的科学决策效率,使人民军队在被动的形式中创造了主动的内容,从战略劣势和战略被动中争取了战略主动地位。

二是注重把握主要矛盾的转化。毛泽东认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互相转化的,其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最终逼蒋走上抗日之路,就是毛泽东准确分析主次矛盾并善于抓矛盾转化的经典之作。当时毛泽东敏锐意识到,在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矛盾已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矛盾转变为次要矛盾。因此,他以政治家的博大胸怀,说服党内外各种不同意见,做出释放蒋介石的决定,从而促成事变的和平解决,最终形成国共建立统一战线共同抗日的局面,为全国的抗战走出了一步关键性的好棋。三是紧紧抓住战略枢纽推动战局发展。枢纽是有关全局的重要关节,谁能很好地把握它和驾驭它,谁就能把握战争的主动权。毛泽东指导战争的突出特色就是具有高超的抓住战略枢纽的艺术。他一再强调,要“抓住战略枢纽去部署战役,抓住战役枢纽去部署战斗。”辽沈战役首先攻打锦州,封闭东北之敌于关外;淮海战役攻取宿县,分割徐蚌之敌;平津战役先断敌西窜南逃之路,稳住傅作义集团等,都显示了毛泽东在战争指导上善于抓住战略枢纽的战争指导艺术。四、把战略判断作为战争指导的制高点,以科学的预见谋求战争主动权所谓“制高点”,就是站在最高层次上的预见和判断。只有站在制高点上审时度势,才能够掌握主动,把握和发展大势。一是以正确的战略判断把握先机和主动。毛泽东多次强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指挥员必须十分重视战略判断和战略预见,做到庙算于未发,决策于未始,防患于未然。毛泽东一生中,以其睿智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提出了诸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国抗战有打七八年的可能”、“解放战争要打三五年”等许许多多的战略判断,而正是这些正确的战略判断,为坚定革命信心,制定正确决策,把握战争脉搏,对战争实施正确指导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二是前瞻性地科学预见战争发展趋势。毛泽东在指挥中央红军进行前三次反“围剿”作战时,总是一开始就对战略退却、战略反攻、战略追击各阶段做出通盘的研究与预测,有计划、有步骤地规划和实施战略行动。在分析抗日战争的形势时,毛泽东预见这场战争既不是“亡国”,也不是“速胜”,而是持久战。在解放战争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毛泽东已经预见到“距离全国的胜利已经不远了”。纵观毛泽东指挥的战争,他对战争过程和战争进程的诸多预见,总是比别人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正是由于有了毛泽东的科学预见,人民军队无论在战略上还是在战役上都把握了主动。三是根据战争发展变化适时调整战略方针。毛泽东在战争指导上,最善于根据发展变化的情况适时调整战略方针,以谋取更为有利的形势。解放战争时期,他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先后作出两个十分重要的战略调整,一个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另一个是及时将战争引向“国统区”,转入战略进攻。正是因为战略方针的适时调整,才有了稳固的东北根据地,才及时转入了战略进攻,解放战争进程才大大加快。毛泽东在战争指导上的战略思维品格,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十分宝贵的思想和理论财富。今天,在纪念毛泽东诞辰$$"周年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缅怀伟大领袖的丰功伟绩,更要学习、继承和发扬他的战略思维品格,特别是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