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发表栏目提供最新经济论文发表格式、经济论文发表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经济学期刊的特性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ad201011041017385627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140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203142012221769 论文字数:4951 所属栏目:经济论文发表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相关标签:经济学期刊

经济学期刊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经济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思想、经济观点和经济认识,以文字作为媒介,将这些思想、观点和认识加以系统化,综合化和理论化,并公开向公众进行传播的学术刊物。经济学期刊是门类众多的人文科学期刊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目前适应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最快、时效最强,最具有前途的刊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三千余种经济类期刊,其中经济学期刊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研究机构、经济院校、经济决策机关、经济咨询机构、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利用各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已开始形成独立从事经济学期刊的编辑和出版发行的专门组织。其中不少编辑部在编辑策划、选稿组稿、栏目设置、文稿加工、版式设计、广告经营、销售发行等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经济学期刊在探究经济行为本质,探讨经济规律、宣传政府的经济改策、落实具体的经济法规、预测经济活动的前景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商业观念的导入.不仅使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对经济活动和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日益拓展,也使普通老百姓开始关注每天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经济现象.并引起对诸如通货膨胀、成本核算、销售方式及购买行为的思考。经济学期刊作为一种快捷的大众传播工具,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普及经济学常识,介绍经营管理知识,解答消费者和一般劳动者的疑难问题的职能。这祥,经济学期刊就要超出过去专门从事学术研究,为研究人员服务的范围,而在更广阔的知识空间和现实生活的领域内,为不同阶层和不同人士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经济信息。作为期刊的一个主要分支的经济学期刊,既有一般期刊所具有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特有的一些属性。正确认识经济学期刊的特性,对于我们把握经济学期刊的发展方向、充实刊物内容、提高刊物质量、增强刊物的可读性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认为,经济学期刊的特性可以从六个方面加以概括或界定,即学术性、政策性、专题性、时效性、可读性和营利性。虽然这六个特征也为其它许多期刊所共有,但这些特征在经济学期刊的编辑、加工、制作、出版和发行等环节上却表现出与一般期刊不同的特点.使经济学期刊有别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众多人文科学期刊。以下我们对这些方面的特性分别加以分析和探讨。

 

1、学米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学(主要指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主要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大环节的特征、功能及相互关系。与此相适应,经济学还研究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上层建筑的构成因素、诸如社会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各种管理体制、经济模式、经济法规制度等。从中足以看出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深刻的理性思辨和永无止境的学术探索。西方当代重要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则给经济学下了一个十分实用的定义,他认为,“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善资源之配置型式所需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无论是马克思,还是萨缪尔森,无论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还是从生产资源的选择和配置的角度,经济学都被看作现实生活中的一门科学,具有理论性、逻辑性和抽象性。经济学的学术性是经济学自身各种属性相互联系的综合表现,提倡学术争鸣,鼓励学术创新,促进学术繁荣理当成为经济学期刊走向成功的基本目标。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经济学期刊一般应做到:经济观点鲜明;经济学语言准确而规范;经济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而连贯:经济观点和研究为经济决策提供政策工具。除经济学学术期刊外,那些侧重反映经济生活层次的大量政策性、一般信息类经济期刊,在充分宣传报道各级政府和经济职能部门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提供有关金融、财税、房地产、商贸等各类信息的同时,也应参与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逻辑联系,充分认识到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难以预见的因素,把经济学中已成定论的科学范畴引入政策和信息的分析中.使这些政策和信息建筑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2、政策性

 

经济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一门十分实用的学科。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为计划统计部门提供大量的经济信息,以期预见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在西方,著名的经济学者往往同时又是政府的经济顾门或经济决策人。凯恩斯在研究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根源是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后,提出必须通过政府的强有力的经济干预来解决严重的失业间题,为资本主义的政府提供了政策思路和政策工具。波兰经济学家卡莱茨基是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大师,他的研究假定的形成,正是他在华沙波兰中央统计局工作期间萌芽并成型的。可见,只有那些真正关注经济生活实践的学者,才算得上真正合格的学者;只有从生动的经济现实中获取素材并形成的经济思想,才是最有生命力、最具活力的思想。经济学期刊作为经济学研究者和经济工作者研究成果的载体,应侧重反映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重大课题,摒弃过去那种教条主义的理论观点和写作风格。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刊物应参与一些重大问题的讨论,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的经济决策,优先发表那些探讨诸如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政府如何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抑制通货膨胀等方面的文章.以及各种改革措施如何配套等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甚至个别案例分析.以充分体现经济学研究的政策性特征。

 

3、专题性

 

专题性是指经济学期刊的栏目设置.按照研究课题的不同进行有机组合和整体策划的特性。经济学学科门类繁多,既有诸如政治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侧重理i仑分析和经济管理的学科.又有金融学、财政学等,重政策运用的学科.还有如会计学、统计学等侧重技术分析和经济核算的学科。如一果按午科门类来没置刊物的一烂目.绒然可以兼顾学科的不同门类.倪特带琳的突嘛咋.但是.这种安排不易突出研究课题自身的特点,显得轻重不分、主次不明。经济学期刊的栏目也不宜像文学期刊那徉.按体裁(如中篇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来没置.如那祥就只能设置出i仑文、叫研报冷,卜作研究等为数较少的栏目.对读者抉乏吸引力,也使刊物变得呆们认为,应按照所讨论的内容和主题来设置栏目,采用专栏形式统一安排每一期的内容和结构。例如,讨论通货膨胀的成因,既可以从物价上涨过快的价格学角度分析这个问题,也可以根据货币供应数量过大、货币供求关系失调的金融学的角度加以论述,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论述,通过设置通货膨胀问题研究栏目,就可以将各个方面的探讨统一在一个栏目之中。这样既抓住了重点,反映出当前某一经济生活的主题.又使刊物形象鲜明,栏目富有特色。当然,不少文章之间由于缺乏内在联系,或涉及学科庞杂,难以用一个栏目加以框定,则仍需用专论或综论等笼统栏目,但是,对多数文章来讲,在组稿选稿时,就应该设置栏目,以保持每期内容和结构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另外.以专题方式安排刊物的结构,还需要期刊编辑人员适应期刊栏目设计的要求.进行有效的调整和组合。编辑部负责人应按编辑人员的数量和知识结构,安排组稿、审稿、审读、加工、发排、印制的一条龙工作。编辑人员的工作量与栏目所讨论的专题捆在一起.强化编辑人员的责任心,增强编辑人员捕捉热点问题、热门话题和一些重大课题的意识和能力。

 

4、时效性

 

这里所讲的经济学期刊的时效性,是指编辑出版的经济学论文内容所要求的及时性。经济学研究,除少数基础性理论研究外,大量的问题却是从实践中提出的,具有强烈的时效性,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带来明显的时间顺序,改革方案犹如一幕幕的活戏不断登台上演。如果经济学期刊不对那些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作出迅速及时的反映,而是囿于经院式的学术研究.那么,这样的刊物就会远离读者,失去读者。进行“炒陈饭”式的重复反映,则会明显降低其研究质量,丧失学术上的敏感性和政策上的及时性。因此.时效比在经济学期刊匕表现得较其他人文科学杂志更加强烈,对理论导向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更大。

 

5、可读性

 

可读性是许多期刊、特别是那些读者面广、发行量大的刊物迫求的目标。经济学期刊基本归属于学术性杂志,它能否以追求发行量为自己的办刊宗旨呢?我们以为,经济学期刊不能单纯追求发行量,但同时,它又必须提高其可读性。可读性有三个层次:

 

其一,内容上的可读性。

 

并非那些深奥的理论和设定的模型才是经济学,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活的经济学教科书。如何观察和发现经济生活中的规律和问题,并以为广大读者所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就能显示一个研究者的真正水平。香港有一位叫张五常的经济学教授,他在大年三十在香港街头卖柑桔,从中悟出和验证出了价格分歧的基本学说;从鱼类的游动中观察有关的产权归属关系。这些从生活中引发的经济学思考使其经济观点生动而又新鲜。

 

其二.语言上的可读性

 

目前,经济学期刊上刊登的文章,从使用语言的角度看,大多严谨有余,活泼不够;堆砌概念过多.清新流畅不足;文辞呆板者多、文采优美者少。许多论文使人读来十分费解,让普通读者顿生敬畏之感。其实,经济学的表述方式并非一种,散文、随笔、随感都可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