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国际贸易论文格式、国际贸易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RCEP关税减让对中国乳制品进口的经济效应思考

日期:2024年06月0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217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406021058403684 论文字数:46525 所属栏目:国际贸易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中国对RCEP成员国乳制品进口关税(Tjt):在RCEP协定下,中国与RCEP成员国乳制品的关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削减,由于乳制品属于农产品的一类,农产品是国家间的敏感行业,常采用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市场,因此引入关税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关税的减让可以进一步打开中国乳制品的进口市场,从而降低进口的成本和价格,增加进口需求从而促进乳制品进口额的增加。本文中国作为进口国,故使用中国对不同国家乳制品的加权平均关税(AHS Weighted AverageTariff)代表关税水平,是各种优惠贸易安排后实际适用的关税税率。并且由于关税存在零值现象,故使用ln(1+Tjt)进行计算。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

6研究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结论

通过机制分析、现状描述与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特征事实部分,本文对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现状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基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三个维度判断了中国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乳制品行业面临着长期的、巨大的贸易逆差问题。从进口贸易规模来看,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乳制品进口量与进口额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中国对新西兰的进口规模最大,对柬埔寨的进口规模最小。从进口贸易结构来看,中国从RCEP成员国进口乳制品占比排名依次为奶粉、鲜奶、乳清制品以及乳酪。从进口国别排名来看,中国乳制品进口高度集中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从竞争力比较分析来看,中国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低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与日本和韩国保持持平、高于大多数东盟国家。

第二,机制分析部分,本文梳理了RCEP关税减让对中国乳制品进口经济效应的影响机制,发现RCEP自贸区建立后,中国乳制品进口关税的削减会导致中国乳制品进口价格的下降和中国乳制品进口需求的增加,从而使得中国对RCEP成员国乳制品的进口潜力、贸易条件效应、产业产出效应、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关税收入效应与福利效应共7个维度的经济效应发生变化。

第三,实证研究部分,本文结合三个模型综合判断了RCEP关税减让对中国乳制品进口的经济效应。

首先,本文通过扩展的引力模型判断了中国对RCEP成员国乳制品的进口潜力,结果表明,RCEP自贸区建立后中国乳制品的进口关税对中国对RCEP成员国乳制品的进口额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且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中国对RCEP成员国乳制品的进口关税每减低1%,中国从RCEP成员国乳制品的进口额会增加0.001%。总体来看,中国对RCEP成员国的乳制品进口潜力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中国对大部分RCEP成员国的乳制品进口潜力指数小于1.2,因此以潜力开拓型为主,说明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潜力有待挖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其次,本文通过一般均衡的动态GTAP模型,定量测算了RCEP关税减让对中国乳制品进口的贸易条件效应与产业产出效应。结果显示,中国的贸易条件效应从0.2%增加到0.29%,验证了RCEP自贸区的建立改善了中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幅度虽不如RCEP成员国,但随着关税的阶段性削减,中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幅度进一步提高。RCEP关税的减让对中国乳制品的产业产出效应从0.98%增加到1.26%,同样具有正向影响。此外,伴随着RCEP的经济合作不断深入,中国乳制品行业出现一定程度的产业转型和升级。

最后,本文通过局部均衡的SMART模型,定量测算了RCEP关税减让对中国乳制品进口的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关税收入效应与福利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关税逐步削减为零,中国政府的关税收入效应实现了从负到正的转变,达到了7.69亿美元,此时贸易总效应为1.03亿美元,关税收入远远超过了贸易总效应,两者之比约为7:1。消费者的福利效应也为正值,达到了0.05亿美元。从国家来看,中国对澳大利亚乳制品进口的贸易总效应最大,达到了11.59亿美元,其中,贸易创造效应为7.77亿美元,贸易转移效应仅为0.38亿美元。从乳制品细分行业来看,RCEP自贸区的建立可以较大程度地促进中国转向澳大利亚进口奶粉、鲜奶以及乳清制品,向韩国进口奶粉,向日本进口酸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