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结论
当今世界经济愈发重视“服务经济”,中国也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注重高质量发展而不是高速发展。因此,推动以品质革新和质量变革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发展,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服务业开放的影响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如何发挥并利用好服务业开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是当今学术界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
从此背景出发,本文聚焦中国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说,并做了较为丰富和全面的实证工作进行检验。具体而言:首先,构建了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验证。为确保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进行了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分析。其次,为研究不同样本的异质性结果,本文从服务要素类型、服务细分行业、企业所有制、地区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最后,为探讨服务业开放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途径,运用分组回归方法检验了服务要素成本机制,使用调节效应模型分析了企业生产率机制。本文的具体结论如下:
(1)服务业扩大开放,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开放能够吸引更多外资企业进入本国市场,从而加剧市场竞争,同时也直接填补了国内制造业生产能力的一些空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制造业技术含量低下问题。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还能扩大服务产品市场供应规模,提高产品的供应效率,下游制造企业也因此拥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选择更合适的服务中间品。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等检验后,仍具有极强的稳健性。综上所述,服务业的开放能推动制造业企业出口质量提升。
(2)服务业开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异质性影响。服务业开放的影响会因服务要素类型、服务业细分行业、企业所有制形式、所处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从区分服务要素类型层面上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相比消费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行业具体影响发现,金融保险业和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开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从不同企业所有制形式来看,服务业开放能显著提高非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而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可能是由于非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相对灵活,受到服务自由化技术溢出等效应的影响较强。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非外资企业,服务业开放对外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从区分企业所处地区层面上来看,由于东部地区服务业发展较早,且具备明显的地理位置等优势,因此,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