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6.1 主要结论
在梳理和总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机制。理论研究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高校科技成果的使用者、专业服务者和转移者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产生积极影响。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利用 2008—2015 年中国高校个体微观数据与城市数据相匹配的面板数据验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同时本文还通过分样本检验的方法研究高校类型和企业性质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异质性影响。具体而言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促进所在城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并且相比于技术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传统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作用更大。总体而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就业比例每提高 1 个单位,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数量就提高5.8%。由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服务功能发挥受到类型差异的影响,技术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可以凭借资源优势独立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其产生的科技成果与高校的科技成果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挤出的可能性。而传统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系则更偏向互补促进,因此作用更显著。
第二,传统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理工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而技术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非理工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更大。理工类高校科技成果数量较多,自身转化能力较强,因此传统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供的专业服务,正是理工类高校稀缺的资源,往往起到更大促进的作用。而非理工类高校的科技成果不易直接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实用型创新技术或发明许可专利,转化难度较大,并且自身的转化能力较差,因此两种类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非理工学校的转化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技术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供的专业性技术服务,因更强的互补性对非理工类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了更为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