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翻译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4158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010101341053224
论文字数:3000
所属栏目:法语论文翻译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English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compensate the buyer for certain defects or failures in the product for a specified period of time or a certain amount of usage.But in B2C,some vendors’advertisements don’t clearly and prominently state the warranty or they do not discharge the warranty because of the long distance</P>
<P>译文二:<BR>中国进入网络化时代<BR>摘要<BR>这是间狭小的屋子,1.5米宽,装饰着制作粗糙的抽象画,剥脱的白色涂料,倾斜的快餐店用桌,用铆钉固定在一起的教室用椅。但是这儿引起人们注意的不是它的装饰,而是机器:一台米色康柏Proliant 2500计算机和一台灰白色的德尔Power edge,联着一台冰箱大小的网络路由器,从那儿,通过一条拇指粗的黑色电缆线,进入广袤无边的因特网世界。指挥这个小小信息前哨的是35岁的中国企业家爱德华•曾,此刻,当他环视这个挤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脚下一排拥挤的办公室中简朴然而却令人振奋的小屋时,不禁咧嘴笑了。他说:“欢迎进入信息革命的中心。”<BR>在曾的小屋里你几乎没有得不到的东西。曾的1000位因特网用户可以从北京各个地方拨号进入他的计算机,联通几乎没有边界的电子世界。他们能够发送电子邮件、照片以及中国新闻。他们也能够收到任何其他东西。<BR>夜幕降临时,数以百计没有自己的个人计算机的中国人就会拥到曾的6间“网络咖啡屋”中,这里的上网机收费为每小时3.6美元。这是信息时代的快餐。<BR>这是中国吗?这表明北京已经选定了一种赞同网络的政策,这是一种既大胆又出人意料的举措。处于上升态势的一代受过西方教育的官员正在竭力使人们接受这种观念,即网络是将中央王国带入21世纪的最好交通工具。曾经为英特尔公司负责过3年亚太业务的肖恩•马洛尼说:“中国人上网了,对吗?5年后中国人会变得让你认不出来。这种变化的一大部分将通过因特网反映到计算机屏幕上。”<BR>今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了一系列旨在控制公民接通因特网的新法律,这些法律的初衷是控制公民与国际互联网相连。尽管法律条文中充满了具有限制特色的词语,但其目的显然不是不让中国人上网,而是使他们有秩序地上网。<BR>官员们对于互连网的能量的好奇这些天来使得北京议论纷纷。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高层领导晚餐会上,年轻的技术规划师们已经作出了决定,他们的谈话已从控制互连网转移到了开发互连网上。北京一个负责微软产品的经理托马斯•林说:“政府确信,电脑和网络有助于提高竞争力,现在他们想让每个办公桌上都摆一台。”<BR>并且每个家里都摆一台。你听过的每一个有关数字技术前途无限的承诺在中国听起来都更具诱惑力。中国有3.5亿需要接受教育的儿童棗有什么教育工具能比交互式电视更好?财政部需要为中国2.84亿工人建立银行和存款帐户棗什么办法能比智能卡更有效?农业规划者梦想着提高中国农场的生产力棗通过网络向3.23亿农民传递有关天气和农业科学方面的信息岂不是更好?<BR>为利用这些优势,中国已经开始实行9个“金色计划”,以期通过这些计划将最先进的技术输入到从卫生保健到金融等的各行各业中。到2010年,上亿中国人将通过金桥金融网联为一体,携带着智能金卡四处漫游,并通过装有微芯片的金税卡自动将他们收入的相当部分上缴国库。布莱恩•内尔森,微软在这一地区的总负责人,说:“因特网具有的功能最终在中国都将能够得到应用。令人惊奇的是中国人看起来很清楚这一点。实际上,确实比一些西方人更了解这一点。”<BR>最近在北京的一次宴会上,英特尔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吉姆•贾勒特坐在一个80岁左右的老太太身边,她的年过8旬的丈夫是一位中国高级官员。吉姆说:‘她告诉我,她丈夫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脑,浏览《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那是他了解世界的窗口。<BR>这个窗口目前还很小棗只有30万中国人有进入因特网的接口,而在美国这个数字约为2500万棗但是它正在迅速打开。中国信息产业部的官员说,他们希望,到2000年,联网的中国人达到400万。与此同时,从中国进入外界的通道今年也扩大了3倍。<BR>中国将成为一个自我封闭的大因特网棗亦即技术人员所称的内部网,与其余世界隔绝。20年来一直在高层信息政策方面与中国合作的一位香港工程师说:“中国人对网络忧心忡忡。它只是西方内容的泛滥吗?还是说它将反映中国文化?中国完全有权利在本地内容和外部内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BR>但即便是中国最灵巧的体操运动员也会发现这种平衡很难维持。毕竟,网络的建立本来就是为了开放的。如果建立网络是为了增强中国公司的竞争力,那么这就意味着,要让它们接触到各种东西,从杜邦公司的化学制品网页到美国专利局的新发明名单。<BR>即便是最强烈的网络拥护者也需要一些耐心。UTStar公司的刘宏说:“在这一点上进行一些控制是必要的,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