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经济管理论文格式、经济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中国省域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效应探讨

日期:2021年09月11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64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9061424022416 论文字数:35263 所属栏目:经济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经济管理论文
................27

4.1.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27

4.1.2 全局省域空间自相关检验................................28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48

5.1 研究结论.................................48

5.2 政策建议................................49


第 4 章 中国省域碳排放空间效应研究


4.1 中国省域碳排放强度空间相关性检验

4.1.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空间权重矩阵表示事物之间的关联程度,在空间效应分析当中是至关重要的。从理论层面来讲,空间权重矩阵并不存在最优状态,只需满足空间相关性伴随着距离的减小而增加这一原则即可。

空间权重矩阵W 是 N 阶对称矩阵,在式(4.1)的表达形式当中,对角线上的元素均为 0。针对邻近概念的空间权值矩阵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一阶邻近矩阵与高阶邻近矩阵。一阶邻近矩阵是以两个地区是否存在共同边界作为判定标准,本文采用 Rook 准则设定空间邻接矩阵,即当两个地区存在共同边界时则用 1 表示二者发生空间关联,否则以 0 表示。

表 4.1 以空间邻接矩阵为主权重矩阵的莫兰指数图

表 4.1 以空间邻接矩阵为主权重矩阵的莫兰指数图

.................................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本文立足于所测算出碳排放强度的研究数据,在对碳排放强度进行时间趋势以及空间布局的分析之后,发现我国的碳排放强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性特征且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属于低碳排放量地区的省份数量不断增加,加之对我国碳排放强度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显示我国的碳排放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空间聚集方式不断向 L-L(低-低)聚集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表明我国低碳减排事业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还揭示出空间效应是在研究碳排放强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实证部分本文通过模型选择判定本文所选择的模型为空间杜宾模型,为了进一步丰富研究内容,在构建三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静态空间杜宾模型的基础上,为探究不同碳排放强度水平下各变量影响程度构造了空间杜宾分位数回归模型,考虑动态效应的影响构造了动态空间杜宾模型。通过后两者与静态空间杜宾模型的比较,本文着重研究空间杜宾分位数回归模型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中各变量的影响程度及效应分析。

通过实证分析,空间杜宾分位数回归模型表明:表示结构效应的产业结构无论碳排放强度处于何种水平,都对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财富效应对碳排放强度低水平区与中等水平区有一定的抑制效用,对碳排放强度较高的区域减排不显著;人口效应对随着碳排放强度的升高的影响由负为正,表明在碳排放强度高的地区,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不降反增;技术水平仅仅在碳排放强度低的地区起到显著的减排作用,表明在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的地区科学技术更大程度转化为减排动力。加入动态效应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可以更加全面揭示空间效应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产生的是空间直接效应,其溢出效应并不明显;人口抚养比无论是长期效应还是短期效应,空间直接效应均不显著,溢出效应则是通过了 1%的显著性水平;能源强度表现出正向的空间直接效应,表现出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能源结构产生长期的空间直接与短期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地区开发程度则是只存在长期的直接效应,二者的溢出效应均不显著。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