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科学辟谣解惑—谈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相信科学、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思想和一切歪理邪说。坚持思想品德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理教学;思想教育
地理是一个与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学科关系密切的学科,它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和一定的社会意识情感。在我们的地理教学中,始终贯穿着思想品德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社会上的各种思想,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会明显的表现出来,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正确引导学生相信科学、崇尚科学,对社会上的各种不良思想进行有力的批判。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呢?笔者仅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传播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
1999年底我在上《地球运动的产生》与((昼夜的形成和四季的交替》时,有的学生向我提出:听说在本世纪末,太阳系九大行星在大空中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地球就会发生爆炸,这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还有的学生问,现在社会上传言:今年没有冬天,明年没有夏天,后年没有人烟,世界末日就要来到。这是否真的?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从科学的观点出发给学生解释说: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太阳有一百多亿年的生命,目前只有四十六亿年,也就是说太阳正处在一个非常稳定的中年时期,不稳定的衰退现象是不存在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她的历史比太阳还短,也处于稳定的中年时期,不可能产生太大的变化,更不可能发生爆炸。至于九大行星相会形成巨大的“十字架”一事,这是太阳系九大行星运动的必然结果,即使不在本世纪末出现,也会在其它时候出现。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宇宙世界实际上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太阳和太阳系中的一切星体,彼此之间是通过引力场相互联系着的,太阳是“这个天体系统的中心。太阳之所以会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因为在太阳系的总质量中,太阳质量占百分之九十九点九,而其它星体的质量总和只约占百分之零点一,这样太阳就有足够强大的引力,使太阳系的一切天体都环绕它运行。各星体之间彼此也有吸引力,当这些引力达到平衡时,它们就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绕太阳运转。九大行星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它们在天空中的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它们绕日公转的轨道都是在一近似平面、大小不同的椭圆上进行的,而且方向基本一致(自西向东),只是运动速度的快慢不同。因此,在一定时间内会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这是必然的。再说九大行星相互间的引力,比起太阳的引力来说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即使在某一侧面上排列了多颗行星,它们对地球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更不可能导致地球爆炸,“世界末日论”是无稽之谈。至于九大行星的这种排列,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也只是表现在:对地球上潮汐大小的影响;太阳黑子活动的频繁出现,对地球磁场的干扰;气候的反常等等,这些都只对地球上的生物产生一定影响,而不是人类的毁灭。
至于“今年没有冬天,明年没有夏大,后年没有人烟”的说法,更没有科学依据,实属荒唐至极。对这个问题我们应从大气物理学,地球科学和地理知识等方面来分析。地球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变至今,其气候(气象要素在一个地区长时间的表现)已经相对稳定了。冬天和夏大在以温度标准来划分时:当候温在22摄氏度以上时,是夏季的开始;当候温下降到10摄氏度以下时,就是冬季的开始。接着我又引人了《地球的公转产生季节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等知识来解答:地球在绕日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之间总是保持66.5度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这是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由于地球的公转,这就产生了季节的变化。根据太阳直别点的位置和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多少的不同,我们又划分了五带。能够获得阳光直射的地区,太阳光热最多,我们称之为热带,这里没有冬天;而无阳光直射,却有极昼极夜现象产生的地区,获得太阳光热最少,称之为寒带,就永远没有夏天。这是千百年来就已存在的事实,这些地区的人类还不是照样休养生息。只有我们温带和亚热带才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就我们贵州而言,如威宁因地势高,冬长夏短,而赤水河谷则因地势低,夏长冬短。我们安顺地处省的中部,据近六十年的气象资料表明,还没有无冬天无夏天的记录,只不过有些年份冬天长一些,夏天短一些,反之亦然。仅从地球上某一地区,某一时间内气候的部份反常现象,就说:“没有冬天,没有夏天,没有人烟”的说法是荒谬的,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这种论调一旦在社会上扩散开来,就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所以我们不应听信谣言,更不应传播谣言,应该给予批判。通过上述的讲解,同学们的疑问彻底消除了。
二、统一认识,崇尚科学,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向学生讲解: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必然导致其它因素的变化。目前地球上发生的各类环境问题,就是我们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没有遵从自然规律的结果。地球运动产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现象,是自然界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只要我们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遵循它的自然规律,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让自然资源得到永久利用,世界末日是不会来临的,即使有的资源将要殆尽,我们还可以研制一些代用品。对那些封建迷信的谣言、伪科学的东西,我们不应相信,同时还要对我们周围的人进行宣传解释。相信科学、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保护我们的生命之舟—地球,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人类就一定能解决前进中的一切困难,实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讲解,同学们统一了认识,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认为只有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明辨是非,鉴别真伪,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了。
综上所述,充分发挥地理科学的优越性,解惑释疑,把思想教育寓于地理教学中,有显然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