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当代文学论文格式、当代文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网络作家猫腻的小说探讨

日期:2022年02月10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63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201252021127226 论文字数:36566 所属栏目:当代文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当代文学论文,笔者认为网络文学作为通俗文学的一种,拥有海量读者,强大的 IP 产业转化率,同时带动影视剧、动漫、有声书、出版、周边产品等多种产业。网络文学作家阿菩曾提到“网络文学要守好‘俗文化’的阵地”①。网络文学从一开始就有草根性、民间性、大众性的特征,无论是情感、需求、读者都是如此。文青类作家在休闲娱乐的基础上有更高的抱负,未来的目标是服务于更广大的群众。网络文学肩负着历史责任,要以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出海,去与承载了西方价值观的好莱坞大片等文化产品同台竞技。

1 猫腻小说的创作语境

1.1 社会历史语境猫腻曾说:“对我们作者来说,感觉这行最主要的区隔大概就是三个节点:盛大收购起点、移动阅读的兴起、IP 价值的发现。”②按照猫腻的观点,第一个节点使网文创作者开始获得收入,是行业发展至今的基础之一;第二个节点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收入,同时吸引到大量读者;第三个节点让网文行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③具体来看,猫腻小说创作的历史语境是后现代语境下对现代化的反思,这是猫腻选择“网络作家”这一个性化职业的背景,社会语境则是网络作家身份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对作家创作理念的影响。

1.1.1 90 年代对现代化的反思

1989 年, 将近一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告一段落,西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浪潮开始席卷世界各国。中国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同样迅速加入了全球化的国际经济贸易中。中国社会各方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甚至政策都深刻地受到全球化资本市场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特别是与经济资本的关系日益密切。同时人们在新一轮全球化所产生的矛盾和中国面临的新问题中看到现代化的种种弊端。批判的重要对象之一是五四以来高扬的工具理性逐渐压倒价值理性,个人在现代化发展面前主体性的削弱。

因此在 90 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青年人独立自主意识非常强,根据《2000 年报告:当代中国青年思想道德状况与特点》,青年人具有鲜明的自我意识,崇尚自主独立,但与此同时拜金和享乐之风有所增长。调查对象中 55.6 %的青年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在乎别人的评论”视为人生信条,比 1996 年略有上升;有 38.4 %的青年认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比 1996 年(14.43%)增加了23 .97 %①。从调查中可以发现 1996 年以来青年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 ,对单位、社会或家庭的依赖性大幅度降低,在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上更具个性化。青年将个人成功和追求自我价值视为人生理想,青年的工作目的明显向个人价值和家庭生活倾斜。

1.2 文化语境

猫腻曾说:“黄易之后,网文时代才会有大长篇,有的评论家可能认为是水,我不否认有这个影响。但如果仔细分析,你会发现,玄幻是写世界的,要真把一个世界写明白,确实需要这样长的篇幅。”①猫腻的小说创作类型是玄幻小说,他的玄幻小说又是区别于“小白文”的“文青类”,这一特质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因此从类型的角度研究猫腻小说,就需要探究玄幻类型的崛起背景以及传统文化热的现象。

1.2.1 玄幻类型的崛起

“玄幻”即某种隐秘深奥的东西,以一种异乎寻常的形式作用于人的感知。在古代,“玄幻”具有浓郁的道教文化色彩。汉末道教出现以后,由于受老子和《道德经》影响,“道”被推崇为“玄之又玄”,使“玄”既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又成为一种宗教信仰式的神秘体验。至魏晋,玄学影响日深,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当代网络小说将玄学、佛教、科幻等古今中外诸多文化因素囊括其中。叶永烈认为“玄幻小说”这一称谓是赵善琪在黄易小说《魔皇》的《序言》中首次提出的①。

网络玄幻小说的出现有其深厚的艺术渊源和现实土壤。首先,网络玄幻小说是对中国古代神怪小说等形式的历史性呼应。古代神怪小说脱胎于远古神话,历经魏晋玄学与南北朝佛学的浸染,逐渐演化而成。五四时期随着科学理性社会思潮的日益兴盛,神怪小说的创作遭到某种程度的遏制,尽管如此,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武侠小说延续了玄幻小说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最为突出的是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1932)。90 年代,网络文化环境相对宽松与自由,玄幻类型因其奇特的想象和丰富的娱乐性得以在网络文化环境中茁壮生长。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玄幻文化因素不再像古时那样作为一种准信仰似的文化形式存在,而是作为消费文化因素被吸纳为增强阅读娱乐性效果的文化因素。此外,当代西方奇幻小说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西方奇幻小说大量涌入中国,如《魔戒》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和《银河英雄传》等,这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网络玄幻小说的兴盛。

2 猫腻小说的思想:在“玄幻想象”中建构价值理性

2.1 以“东方想象”思考主体性和理想世界

猫腻小说构建了极具东方特色的幻想世界,人物依照道家内丹术的修炼体系实现主体性的高扬甚至能够超越现实世界,进入新的境界。同时,猫腻以儒家人本主义和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构建了人自由发展的理想世界。

2.1.1 以“内丹术”体系高扬人的主体性

猫腻小说中修仙和武侠所遵循的体系是“内丹术”,人通过修炼来提升自身的能力,获得更高的主体性。修炼层级越高,人自由发展的程度就越高,最终甚至能够突破时空和生死的界限。

内丹术遵循的是道家“人身小天地,天地大人身”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认为人身与天地是同源同构造的,按照同一宇宙规律运转。宇宙由混沌状态的原始大气生成,道或元气创造了天地万物。因此人可以进行修炼,以身体为鼎炉,通过修炼“精、气、神”等要素在体内结丹,实现强健体魄甚至长生不老的目标。在道教道法中,天人关系为“天人感应”,认为宇宙和人是相互交通的,由精气沟通天人之间的联系,道行高深的道士能够通过自身的修为、法术感应天道,从而祈晴祷雨,利人济物。内丹学中,认为天人一气相通,可以“将无涯之元气,续有限之形躯”,结就灵丹,点化阳神,进而炼神还虚,与道合真,合于自然无为之道,道通为一,是最为究竟的“天人合一”。

例如《择天记》将修炼境界划分为“凝神、定星、洗髓、坐照、通幽、聚星、从圣、神隐、摘星”。修行者需要先凝神,便可以定命星,命星初定便可引星光入体进行星光洗髓。洗髓之后便可坐照自观,能够成功坐照的,便有机会心意通幽,明白天地造化。通幽成功者,有机会聚星于体,百病不侵,成功聚星者方有机会抵达从圣境界,御风万里,然后方能神隐天地之间,不在命轮之中,最后能身处人间。摘星比神隐还要更高上一个层次,是想象中的大自由境界。《将夜》中修炼境界一共分三大境界,细分为 12 个境界,分别为初识、感知、不惑、洞玄、知命、天启、无量、清静、涅盘、羽化、超凡、无矩(大道无为)。初识境界的修行者意念自气海雪山外放,明悟天地气息之所在。感知境界修行者能触到天地间流转飘浮的元气,与之和谐相处,并进行感觉上的交流。不惑境界的修行者初步明白元气流动的规律并加以利用。洞玄境界的修行者能够把自己的意识与天地元气融为一体,通过意识攻击他人。知命即知天命,修行者不再从表面,而是从本质上掌握了天地元气的运行规律,明悟了世界的本源。

2.2 以“宇宙想象”探讨“选择”与“生存”的价值

马克思·韦伯认为从 19 世纪开始科学技术大规模应用在经济生产中,并未体现出与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直接关系。他在《经济与社会》中提出“自然科学起初是作为一种理论上的知识形态, 它是一种新哲学, 它是资产阶级知识阶层通过‘唯理智论’来把握宇宙这个‘有意义的整体’或‘有意义的宏大秩序’的方式”①。由此出发,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中形成了一种“机械论”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代替了“目的论”的宇宙观。机械论宇宙论对宇宙进行了祛魅,否定了神和超自然现象,认为世界只受自然内部的机械力支配,祛魅使得世界的本质意义消失。在此背景下,韦伯提出要重视伦理价值,世界虽然无意义, 但人生必须有意义。韦伯认为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确定自己的信仰和最高价值,以此增添生命的意义。猫腻的小说很鲜明地体现了韦伯所说的选择意义以及对工具理性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反思。

猫腻小说在玄幻之中融入了一些科幻因素,将思考上升到宇宙的维度,通过穿越、转生、核爆、星战等要素扩大思想的容量,角度十分新颖。

2.2.1 以“穿越”和“转生”追求自由选择

猫腻小说大部分都是“穿越”和“转生”,这是一种基于宇宙维度的时空想象。在穿越和转生的前后,人物得到了二次选择的机会,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改变自己的命运。

猫腻对于“自由选择”的强调与他的个性和人生经历密切相关。1994 年,17岁的高中生晓峰对皮革产生了兴趣。但父亲不同意他去四川大学化学系研究皮革,替他挑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系,又为他规划好之后的人生:毕业进入电力局,体面又稳定。猫腻听从父亲的安排,入学后却愈发惫懒,最后退学回到老家。在宜昌,20 岁的晓峰在车管所开始了朝九晚五的清闲工作。但他毅然辞职选择了收入微薄又无保障的网络作家这一职业。不顾家庭的反对,他做出自己的选择,为自己、为兴趣工作。猫腻的人生在退学、辞职等选择中逐渐规划清晰,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因此猫腻格外看中选择的价值,在小说中多次强调选择的意义。

当代文学论文参考

3 猫腻小说的类型化人物 ………………………………24

3.1 东西方幻想元素融合的人物类型 ……………………………24

3.1.1 拥有“金手指”的侠客式主人公 ……………………24

3.1.2 具有悲剧性的先知型导师. …………………………26

4 猫腻小说的“虚拟现实”叙事…………………………………35

4.1 沉浸式叙事与“现实体验”的摹写.. ……………………………35

4.1.1 日常叙事:“世俗烟火”和“青春成长”的书写……………………36

4.1.2 影像化叙事:“蒙太奇”和“场面调度”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