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当代文学论文格式、当代文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张炜小说人物孤独感分析

日期:2021年11月30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9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11191124125978 论文字数:33566 所属栏目:当代文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当代文学论文

本文是一篇当代文学论文,笔者认为张炜小说中的人物在寻找心中理想乌托邦和生命意义的路上被现实束缚,最后在精神和情感的挣扎与矛盾下一步步陷入无力的孤独感中。他们都有着不向现实和黑暗屈服的信念和勇气,同时也没有跳脱出知识分子的延宕,因此他们只能从被现代文明腐蚀的城市里流浪退守到农村。除知识分子之外,女性人物也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她们不屈服于男性强权的控制,拥有主体意识,向往自由、独立。


第一章 张炜小说人物孤独感的总体形态


一、孤独感的概念

从心理学来看,“孤独感是一维的情感反应,是社会向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而产生的情感反应。”①“孤独是一种不愉快的, 令人痛苦的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一般而言, 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 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 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孤独感还会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与疏离, 而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人的孤独感, 久之势必导致疏离的个人体格失常。具体地说, 它是一个情感上的不愉快的经历”。②心理学主要将孤独感定义为需求得不到满足或社会交往无法实现时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当一个人长期处于与社会和人群隔绝的状态时就会产生情绪问题,失去与人相处的能力,这是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恶性循环,最开始是一种情绪和心态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变成精神问题。从张炜小说中的人物来看,《柏慧》中的“我”、《艾约堡秘史》中的淳于宝册、《远河远山》中的桤明都表现出这种问题,他们因外在环境的压迫和内心情感的缺失,长期处于与人群失联的状态,产生严重的交流障碍。

心理学强调的是社会关系上的孤独和疏离,是一种消极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孤独感在人与人的相处和交流中是一种负面影响因素,但它有时候也代表了个人的特殊和独立,在不受束缚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反而可以催生人的思考欲望,提升人的道德和精神格局。孤独感更侧重的是个体与社会人群因精神世界的远离而产生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不被理解的孤独感,突出的是精神需求与现实拥有之间的矛盾、冲突。文学中的孤独感是突破心理学研究范围,深入到人物内心窥探到的情感体验,是一种“先验式”的创作过程。

由于文学的特殊性,作者可以在小说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内任意驰骋,因此,在小说中人物的孤独感是立体的,是不受心理学研究的主观层面束缚的。


二、张炜小说人物孤独感的情感结构

第一,作家个人的原始孤独感结构。张炜的成长环境、社会经历以及创作能力、创作动机等对小说人物的设置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小说的价值内涵在某种层面上就是作者精神世界的主观呈现“。文学作品中的时间是经过作家的想象对物理时间重新锻造的结果,我们称之为‘心理时间’”。①张炜在小说中将过去时间里人物的回忆不断拉长,穿插在现在时间里,时序和时值的改变体现了人物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厌恶,用时间的锻造完成人物内心的情感表达。

淳于宝册成为企业家之后因为情感缺失和身份认同的矛盾一直活在过去的时间里《,艾约堡秘史》以蛹儿阅读淳于宝册日记的方式开始了对他过去经历的回忆。日记作为改变小说“物理时间”的载体,从现在回溯到过去将其过往的情感依恋、内心的矛盾挣扎及其产生背景用“心理时间”展现出来,在二者的对比之中突出现在的孤独。小说时序跳跃、穿插,从叙述顺序上打乱人物的过去和现在,借助情感的指引将其重组,以此来传达小说人物的孤独感。

张炜曾经说过“:我如果能像一个外人一样遥视自己,就会看到这样一个图像:一个人身负行囊,跋涉在一片无边的茫野之上。对我来说,这是一次真正的奔赴和寻找,往前看正没有个终了。”②张炜和他的小说一直在寻找这个时代人的价值和生存的价值,而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不仅让他的小说独立于其他作家之外,也让他小说中的人物独立于所处的时代。在他的小说中人物的孤独感除了来自超于世俗的思想和精神之外,还来自于寻而不得的失落感和不知所寻为何的空虚感。张炜个人的情感诉求和理想信念让他的小说带有个人原始的孤独感结构。


第二章 张炜小说人物孤独内涵的分类分析


一、追求生命意义的精神孤独——底层男性知识分子

张炜的小说中塑造最多的是一些底层男性知识分子,这些底层知识分子在社会中不具有话语权,处于被压迫、被支配的位置。比如《古船》里的隋抱朴、《外省书》里的史珂、《丑行或浪漫》里的雷丁、《橡树路》里的宁伽。他们有着崇高的道德理想和清醒的社会认知,但对感情却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冷静和理性,精神富足和情感匮乏的同时存在让他们陷入一种悖论中“。异于许多作家表现现代生活时的昂扬乐观,张炜的作品往往充满辗转与痛苦,其原因就在于他总是处于不断的反思之中。他反思着已经走过的历程,透视着当下尚未明显显形却又蕴育生长的恶果,他笔下的主人公看重世俗的救赎拒绝平庸,他们营造的理想乌托邦对现代社会的不公正和黑暗起着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②张炜小说里的人物在道德层面有着明显的两极分化,例如高尚正义的隋抱朴、桤明、史珂、雷丁、宁伽、宁珂等,卑劣阴暗的赵多多、飞脚、 小油挫、五爷、瓷眼、柏老等。高尚正义的大多是有一定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的底层知识分子,他们有着对世界清醒的认知和对人性的觉悟,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无法平衡和相互冲突引起他们的反抗,理想无法实现的失落让他们产生对世界的无力感和对自我的孤独感。这些底层男性知识分子多是形单影只的孤独人,道德理想的坚守和情感的排斥与克制让他们在精神和情感两个层面都无法得到慰藉。

(一)男性底层知识分子孤独感的原因分析

在张炜的小说中,部分底层男性知识分子是时代的觉醒者、道德的坚守者,他们不随波逐流于这个喧闹的时代,坚守内心的道德理想并不断思索改变世界的方式、逆着时代大潮寻找生存的意义。这些底层男性知识分子虽然对世界有着清醒的认知,但自身的软弱和现实的巨大压力让他们充满无力改变的空虚感和理想被压抑的孤独感。对于张炜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张光芒曾经将其定义为“新型知识分子”,“张炜创作的道德感首先表现在他始终秉持着从道德出发观察社会、反思历史、探索人性的创作初衷, 关注着知识分子与思想者的精神家园, 坚守‘知识分子写作’的主体意识和审美立场, 有意识地继承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几代知识分子写作传统, 在现实和历史、精神和存在、民族文化和西方思想资源的碰撞交接中梳理知识分子和思想者的‘精神图谱’, 为新时期中国文学画廊奉献了一系列新型知识分子形象”①这些“新型知识分子”都为男性,都有着不被改变的道义感和责任感,有着对世界的清醒认知和改变世界的崇高理想。因此,从张炜小说人物的精神世界出发将这些男性知识分子定义为“新型知识分子”。分析张炜小说中的男女知识分子,从小说人物的精神世界及其欲望、情感、性格等方面对他(她)们进行分类探究。


二、在欲望与理想中挣扎的生存孤独——上层男性知识分子与底层知识分子

相比,上层知识分子更具有权力话语,对于自己的生存环境也更有选择权,但与底层知识分子相同,他们也被困在现实与理想、欲望与道德的两难困境之中,同时,思想的觉醒和崇高道德的追求也让他们深陷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中。上层知识分子虽然社会地位更高,但也无法抵抗时代和文化发展的潮流,他们虽然在金钱和权力上相对自由,但在实现道德理想、摆脱内心困境上仍然孤独无助。例如《独药师》里的季昨非在中西文化的冲突、革命与养生之间的冲突、禁欲和放纵的冲突里挣扎,《艾约堡秘史》里的淳于宝册在情感和利益的冲突之间、在企业家和知识分子的身份冲突之间挣扎。

复兴养生事业的使命、帮助哥哥革命的理想和对西医的妥协、对中医的动摇纠结在一起,让季昨非随时面临精神世界和道德世界的崩塌。身为养生世家的传人,季昨非对中医和养生事业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但西医的效果又让他不得不向现实妥协。淳于宝册因为幼年的经历而在情感上极度匮乏,所以他在已经有了妻子“老政委”后还执著地追求蛹儿,在蛹儿成为他名义上的管家实际上的情人后又对欧驼兰穷追不舍。他是一名企业家,却可以为了情感而抛弃利益,但是感情的丰富和事业的成功都不能填补他内心的孤独。另一方面,他对自己的身份定位也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始终排斥唯利是图的商人,不认同自己的企业家身份,以知识分子自居。他是一个对自己的身份充满质疑和矛盾的孤独者,他想要像吴沙原一样做坚守自己底线和原则的知识分子,但又在利益的驱使下无法放弃自己真正的身份。

当代文学论文参考


第三章 张炜小说中的孤独空间............................... 37

一、孤独又熟悉的“存在空间”.................................. 37

二、阁楼:孤独而私密的“小空间”....................................... 41

三、艾约堡:孤独而隐秘的安全空间.............................................. 43

第四章 张炜小说人物孤独感的独特性.............................. 48

一、独特的情感内涵.................................... 48

二、独特的人文精神............................................ 50

三、独特的空间结构................................. 52

结语.................................... 54


第四章 张炜小说人物孤独感的独特性


一、独特的情感内涵

张炜小说中的孤独感不仅仅有心理层面上的情感疏离,还有情感的缺失、感情的克制和精神的挣扎导致的孤独,是无法仅仅通过社会关系来缓解的孤独感。张炜小说中以知识分子为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挣扎是诱发孤独感最大的原因,可以将张炜小说中的孤独感理解为身体、情感和精神上的三重孤独。张炜小说中主人公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