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财务会计论文,本文以 2020 年浑水公司发布的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研究报告事件为案例,基于财务舞弊视角,深入剖析中概股上市公司舞弊手段、舞弊动因以及舞弊治理等方面。另外本文主要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具体且全面分析瑞幸咖啡的财务舞弊动机、道德品质、舞弊潜在机会、暴露可能性以及受惩罚的性质和程度这五个维度,找出该公司的具体舞弊风险因子,并提出合理的预防建议,为中概股上市公司防范财务舞弊提供案例参考,力求减少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起步较晚、时间较短、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在这样的的宏观大环境下,从 21 世纪以来,就有近 500 家中概股公司先后赴美上市,其 IPO 募集资金总额高达 740.52 亿美元。截止 2020 年上半年,忽略已退市公司,尚存 255 家美股中概股公司,其市值总额约为 2 万亿美元,约占当前美股总市值的 4%。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中概股企业获得了巨额的资金支持,中美两国资本市场层面的交流合作对于各自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020 年 2 月 1 日凌晨,知名做空机构浑水发布了对于瑞幸咖啡的全面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瑞幸咖啡有影响深远的财务舞弊行为。瑞幸咖啡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美国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和中概股的又一轮信任危机,从长远角度看,这会导致中概股企业的生存环境和融资前景更为艰难。中概股企业上一次的经受的危机是在 2010 年,浑水首先对东方纸业进行攻击,从此多家中概股企业遭受了来自做空机构、监管部门、证券分析机构和境外媒体的多方质疑,掀起了长达两年的信任危机。这次事件直接导致了美股上市的中概股企业数量锐减,退市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同时数家做空中概股的机构应运而生,基本形成了做空盈利产业链条。
1.1.2 研究意义
2020 年 4 月 2 日,中国概念股公司瑞幸咖啡的 22 亿元人民币财务舞弊行为完全轰动了整个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甚至全球资本市场都为之震荡。瑞幸咖啡在 2017 年成立于中国厦门,仅仅 20 个月后就以 12 笔融资款、总融资额近 10 亿美元的战绩成功上市,创造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海外上市的新纪录。截止 2019 年底瑞幸咖啡已入驻了全国十四个城市,开业门店超过 4500 家,仅在北京、上海就开有 1500 多家门店,整体开店速度惊人。令人瞩目的是,瑞幸咖啡 “主动”承认舞弊事实是源自今年初浑水调查机构的一份做空报告。瑞幸咖啡的股价更是下跌了 75.4%,市值蒸发数十亿美元。巨额财务舞弊的背后是中概股不止一次地被做空机构当做目标。
1.2 文献综述
1.2.1 财务舞弊动因
国内研究表明,企业财务舞弊的动机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上,梁秀芬(2016)基于去化理论认为,在 IPO 利益驱动下,如果保荐机构和审计机构相互勾结,股权过于集中,缺乏制衡,内部监管体系失灵,财务造假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卢鑫(2015)在开展研究活动时提到,财务舞弊的出现与高层管理者自身的特征存在一定的关系:高管人员的年龄、学历皆与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呈负相关,而男性比例则与之呈正相关关系。余跃(2016)认为,企业财务造假的动机除了招商引资、隐瞒实际情况外,还包括隐瞒企业实际资产和收入,或虚报增加负债和费用,以非法避税。牛翌恒(2020)以博弈论和舞弊风险因子理论为基础,阐述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的财务舞弊主要情况,得出结论以下都是大概率的财务舞弊动因:代理理论下公司高管谋求私利;躲避资本市场的监管控制;隐瞒欺诈违法行为。康啸宇(2017)则在分行业研究方面有所建树,选取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其风险五因子分析出农业上市公司独特的财务舞弊特点,公司高管的道德素质、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因素。
张文贤(1997)认为客观原因主要有:监管手段存在漏洞、以集体利益为借口、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贪腐事件频频发生、高层管理者缺乏财务专业素养等。刘明辉(2011),吴森灿(2016)认为高管在客观上缺乏会计政策知识的基础上,任意变更外审会计师事务所会增加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同时,我国监管体制相对落后,企业股权配置不完善。王笑凡(2018)主要从外部舞弊动因角度出发,认为外部因素包括中介机构是否尽职尽责,舞弊的被曝光概率,受到监管部门处罚力度,整体经济环境、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是否对称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财务舞弊的发生。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郭铁正(2015)指出,在我国严格的退市制度背景下,经营状况较差的上市公司可能会选择财务造假粉饰、操纵财务报表,以规避强制退市制度。文炳洲(2020)选取 2008-2017 十年间证监会处罚公告为样本,运用分类统计办法研究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时,将其主要归结于以下六类:巨额利益驱使、中介机构配合、投机心理作祟、市场监管乏力、违法成本极低。刘建超(2020)结合瑞幸咖啡商业模式与公司治理特点,综合分析了财务造假的内在动因和外部影响。郑丽萍等(2020)认为,瑞幸咖啡财务舞弊成因有以下三点:公司关键人员失信、中介服务机构失责以及上市公司监管体系不完善。
2 财务舞弊理论基础
2.1 财务舞弊界定及概念辨析
2.1.1 财务舞弊的界定
国外研究财务舞弊问题的时间早于我国,不同机构对其含义有不同的表述,但意思大致相同。美国反舞弊委员会对财务舞弊的官方定义是“上市企业在定期披露财务报告时,因故意的错报、漏报而导致财务报告内容虚假,是一种故意引导投资者的行为”。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财务舞弊主要集中于这几个要点上:是财务报表的错报漏报、被审单位故意通过造假或侵害财产等欺诈性手段、获取不正当甚至是非法利益。因此总结来说,各个机构对于财务舞弊的定义大致相同,都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要点:主观上故意、手段是欺诈或伪造、获利是违法的、损害利益相关者权益。
2.1.2 相关概念辨析
由于财务舞弊很容易与其他概念混淆,例如会计差错等。因此在分析财务舞弊问题时,必须对一些概念进行界定和阐述。
如果某家企业未依照相关规定披露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说明该企业存在财务信息失真问题。此时不需要对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进行判定,只将财务信息当作依据即可,如果财务信息存在虚假、失真问题,就表示该类情况存在,在各类概念中,财务信息失真涉及的内容较多,这一概念比较宽泛。
假如某个企业存在财务失真现象,可对其出现该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此来判定该问题的性质。假如企业故意披露虚假的信息,说明该企业刻意粉饰会计信息,假如该企业的失真问题并不是有意之举,可将其看作是会计差错。该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与核算人员有关,如果核算人员缺少较强的专业能力,对一些新出台的政策缺少深入的了解,就无法准确描述某些经济事项,如果在计算某些数据时存在失误,也会引发这一问题,该类问题属于失误,它不存在主观故意性,因此法律未对这种错误进行责任追究。
2.2 财务舞弊动因相关理论
在对财务舞弊问题进行探讨时需要了解舞弊原因,与其他研究相比,有关舞弊动因的研究较多。经过多年的发展,该类研究越来越完善,最初研究人员只是对两类因素进行探讨,如今研究人员分析的因素不断增多。
2.2.1 冰山理论
在分析舞弊原因时,冰山理论提供了重要指导。1895 年,著名心理学家 Freud 研究表明人的性格就像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显露出的是很少的一部分并且被人的意识控制着,而剩下无意识的部分才是真正影响人的行为的源头,这就是最初的冰山理论。美国会计学家 Bologna 和加拿大学者 Lindquist 将冰山理论应用于管理学领域,将财务舞弊的动因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漂浮在上面的显露出来的部分,是指易于观察得到的企业组织的内部管理因素;二是被掩盖在冰面之下的行为部分,这部分是财务舞弊的主要动因因素,有舞弊主体的态度、价值观等个人主观因素决定,外界对此难以识别控制。
2.2.2 舞弊三角理论
其次是舞弊三角理论,也称三因素理论。在 1953 年,美国犯罪心理学 Cressey 研究了 250 个被指控贪污的罪犯,发现他们大多有财务压力且没有通过正常渠道获得的足额资金的能力,并且有各种各样的方式逃脱管理层的监管范围,还会在道德层面为自己寻找可以接受的借口。之后,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协会的创始人 Albrecht 将上述心理学理论引入财务舞弊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舞弊三角理论。从理论上讲,财务舞弊是压力、机会和自我理性三个维度的必然结果。
3.瑞幸咖啡财务舞弊案例概况................................13
3.1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回顾................................ 13
3.1.1 瑞幸咖啡公司简介............................................. 13
3.1.2 浑水机构做空瑞幸咖啡事件及后续结果........................... 14
4.瑞幸咖啡财务舞弊风险因子分析.................................18
4.1 财务舞弊的动机分析.................................. 18
4.1.1 过快的 IPO 诱发舞弊............................... 18
4.1.2 经营模式的弊病...................................... 20
5 瑞幸咖啡财务舞弊治理措施.................. 33
5.1 从公司自身视角.............................. 33
5.1.1 提升产品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