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财政与金融论文格式、财政与金融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财税政策在促进企业的出口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380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007141038054132 论文字数:3756 所属栏目:财政与金融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内容提要:财税政策在促进企业的出口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入WTO 后,制定政策的制度环境发生了变化。本文考察了与企业出口有关的五个方面。它们分别是:反倾销、出口退税、开拓国际市场、研发与技术创新,及绿色贸易等。对每一个方面,我们在分析其现状、国际经验和WTO 规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财税政策建议。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努力扩大出口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不同时期宏观经济形势的特点,国家适时出台了一系列财政税收政策,在促进外贸出口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入WTO 使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制度环境的改变,需要在WTO 框架下,对近几年来财税政策在外贸出口中的作用做出评价,以便调整传统的和探索新的促进出口的财税政策,以满足我国外贸发展的需要。
一、建立和完善反倾销制度据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委员会统计,自1995 年WTO 成立至2001 年12 月31 日,我国被反倾销的案件数量共255 起,占全球反倾销案件总数的13. 82 % ,居世界第一位,比位于第二、三位的韩国和美国的总和还多①。加入WTO 后,国外反倾销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威胁将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51lunwen.org整理提供口退税政策是避免双重征税的中性贸易政策,也是WTO 规则所允许的通行做法,但必须符合GATT1994 第16 条(第16 条的注释) 和SCM附件1 至附件3 的规定,即免除或免除的数量不超过增加的数量①。我国自1985 年起开始对出口商品实施出口退税政策,1988 年明确了“征多少退多少,不征不退和彻底退税”原则。1998 年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增强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缓减国内重点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继1995 年和1996 年两次下调出口退税率之后,我国政府开始转向上调出口退税率的政策①。2002 年我国执行的出口退税率又有所提高,具体分为17 %、15 %、13 %、6 %和5 %等五个档次。目前的出口退税率,总体上距WTO 协议所限定的最高水平—实行出口零税率或全额退税—尚有一段距离,所以政策运用仍有一定的潜力。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在执行出口退税政策过程中还存在着因财力不足导致的退税不能足额及时到位、退税机制不完善、管理办法不统一、政策不稳定、程序复杂、手段落后、效率低下等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为彻底实现出口零税率目标,必须解决退税财力不足问题。导致退税财力不足的原因有:作为主体税种的增值税共享带来了退税能力的不足;出口骗税导致的税款损失;出口征税与退税脱节;各种税收减免政策造成实际税负低于名义税负,甚至有可能发生“少征多退”现象。
为解决退税财力不足的问题: (1) 从长远看需进一步完善分税体制。(2) 继续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行为。(3) 按实际税负分别核定退税率,真正做到“征多少退多少”,避免“少征多退”。“少征多退”也是WTO 所禁止的出口补贴。(4) 为解决中央财力不足和企业急需资金的矛盾,应大力开展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2. 全面推进“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目前对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与“先征后退”相比,具有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及时得到税款和减少退税制度本身的成本等作用。今后对代理出口的外贸企业也应改“先征后退”为统一实行“免、抵、退”税的管理办法。3. 提高工作效率。(1) 简化出口退税程序。现行出口退税主要依据的是票据管理,近年来退税票据越来越多,票据上的项目也越来越多,降低了工作效率。(2) 推进出口退税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金关工程”建设,推进“金税工程”和“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的实施。(3)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出口退税工作涉及财政、税务、海关、外汇、外贸等多个部门,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企业国际商务的各个环节—沟通、调研、营销和交易—都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政府应在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新产品开发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由于这种方式一般不造成价格扭曲,因而符合WTO 的自由贸易原则。相关财税支持措施不构成SCM 的禁止性补贴。政府帮助本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促进出口的做法之一,许多国家的政府都设有专门机构帮助本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如英国的海外贸易委员会、日本的J ETRO② 和韩国的KOTRA ③等,这类机构为本国企业提供各种相关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包括国际市场行情分析、市场调查、潜在贸易对象,以及投资环境等。
另有一些政府资助的民间机构,以协会的形式,吸收企业为会员,从事相关服务。例如,芬兰外贸协会为芬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它有公司会员700 多个,在50 多个国家开办了60 个不同类型的贸易中心,在市场信息和市场研究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快速高效的服务机制。在我国,对外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经贸委主管的驻外商经处、进出口商会,以及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