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财政论文格式、财政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

日期:2020年08月19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30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8071811245235 论文字数:27888 所属栏目:财政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财政论文,本文区分企业的创新产出类型,研究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 2010-2017 年在沪深挂牌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取面板数据的双向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 185 家上市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研究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质性创新产出和非实质性创新产出的影响、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对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实质性创新产出的影响。本章节总结了上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更有效的利用政策工具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提高创新产出质量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最后总结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呈现“新常态”的发展态势,中央由此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转换经济增长动能。当前,企业创新成为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重要突破口。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若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促进社会进步,国家要把科技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论之首,在促进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经济增长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当前科技革命的竞争国际浪潮中,各国纷纷投入到发展高端产业的行列中,竞相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试图掌握高端产业的主导权。其中,作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代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以高新技术为核心,具备发展速度快且科技含量高的特点,是驱动我国创新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更是创新产出的重要载体,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地方产业结构、促进财税收入增长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对于我国推动产业升级和实现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然而,一方面,企业的创新活动具备外部性的经济特征。新技术容易被同行业的企业进行竞争性模仿,导致企业的投资收益低于社会投资收益,从而降低企业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创新活动具有投资周期长、成本收益风险高、成果转化不确定性高等方面的特点,都有可能抑制企业创新活动的积极性。2018 年爆发的中兴“缺芯”事件以及 2019 年华为遭受美国打压制裁事件都对中国企业产生了警示作用, 高新技术企业如果没有自主核心技术,就难以在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若要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就必然依靠自主创新能力。只有掌握核心技术能力才能不受制于人。因此,我国企业不仅要在创新成果上取得“数”的成就,更是需要积极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在数量中实现“质”的飞跃。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总体来看,本研究的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内容主要阐述选题意义和研究意义,同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也总结了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节对有关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第三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首先对高新技术企业、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创新产出等相关概念进行概念界定。其次,阐述了外部性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基本理论,对下文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第四章: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对企业创新产出影响的机制比较分析。本章节首先从激励方式、项目决策、公平程度三个方面对比分析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的政策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企业创新动机以及创新产出之间的传导机制。最后,根据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分析,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第五章:实证分析。本章节首先进行研究设计。对实证分析的样本来源、变量选取与定义进行了阐述。另外,选择构建面板数据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其次,对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此外,对构建的关于两种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总产出、实质性创新产出和非实质性创新产出影响的三个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结果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基于企业所有制的异质性,分组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第六章:结论和建议。本章节首先整理了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其次在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改进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对企业实质性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的政策建议,并且提出研究过程中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财税激励政策与企业研发活动关系的研究,或集中于补助计划对企业的研发活动的影响,或集中于研究税收减免政策激励的效果。

一、财政补助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首先,相关文献的主要争议点在于政府补贴对私人研发行为的影响。尽管立足于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样本数据和不同计量方法,大部分学者肯定政府补助对私人研发产生的挤入效应,认为政府补贴与私人研发活动之间主要存在互补效应。比如,Almus,Czarnitzki(2003)利用非参数匹配方法得出,比较未获得财政研发补助的企业,那些获得研发补助的企业具备更高的创新活力。Czarnitzki and Hussinger(2004)认为由政府补贴刺激的额外研发支出(补贴和额外私人研发资金之和)确实导致德国企业的专利活动增加,提高了企业技术绩效。另外,也有部分学者对此存在怀疑态度。Clausen(2009)提出政府补贴会挤占私人研发活动的积极性。Wilson(2014)评估了基于国家的激励对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效果,即针对包括专利在内的多个国家级成果变量,对生物技术企业进行研发税收抵免和专项补贴。他们利用各州内公共基金数额的变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来确定它们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发现公共项目对刺激各州专利申请的作用有限。在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关注到财政补贴产生的额外效应。可是,对于财政补贴激励效果的差异性,不同学者有着不一样的结论。对于政府补贴对于私人研发挤出效果的研究,部分学者认为财政补贴的激励效果与企业异质性有关系。Cerulli 和Poti(2012)则以意大利企业的样本数据为依据,发现技术补贴对私人研发的挤出受企业规模的影响,技术补贴对大规模企业有正向激励影响,而小规模企业则遭受政府技术补贴的挤出效应。 Bronzini 和 Piselli(2016)基于 21 世纪初意大利北部地区的企业样本数据,也对此观点进行了佐证。他们认为财政补助计划对企业专利申请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财政补贴的有效性与企业规模之间存在负向相关关系。这也有可能是与国家财政补贴政策的导向存在差异性有关系。随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Dundas( 2010)发现在财政补贴激励效果下,企业的研发产品的复杂性和创新产品的质量都会有所提升。 

.........................

第二节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事实上,有关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的政策效应的争议长期以来都未形成定论。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主要分为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税收减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和两种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比较研究三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长久以来,针对补贴的政策效果,国内学者主要围绕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进行探究,目前学术界对于该类政策的激励效果仍存在较大分歧。当前国内探究财政补贴与企业创新二者关系的文献中,其研究结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部分学者肯定了财政补贴的激励作用。基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样本数据,解维敏等(2009)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创新补助刺激了企业研发支出;白俊红(2011)利用分行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资助能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樊琦和韩民春(2011)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得出政府财政补贴与国家及区域创新产出的水平有正相关关系。而彭红星、毛新述(2017)基于中国高科技产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同样发现政府创新补贴显著提高了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

而另外一部分学者研究发现,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正向激励效果会根据情况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汪秋明、韩庆潇、杨晨(2014)基于动态博弈分析角度,发现对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财政补贴是有效的,但就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由于企业理性决策行为和政府缺乏监督惩罚机制,财政补贴并未促进企业的科研投入。同样依据新能源行业的样本数据,魏志华等(2015)学者研究进一步发现由于政府配置补贴资源和企业使用补贴资金两个环节上的效率低下,财政补贴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而从更加微观的企业发展周期角度分析,童锦治、刘诗源和林志帆(2018)研究发现财政补贴只对成熟期的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

表 3-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现行税收减免政策

.........................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3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16

第四章  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对企业创新产出影响的机制比较分析 ...................... 19

第一节  政策特点比较 .............................. 19

第二节  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机制 .................. 20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23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23

第二节  指标选取与变量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