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财政论文格式、财政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应研究

日期:2020年07月12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05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6291603266421 论文字数:33265 所属栏目:财政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二节  政策建议 ................................ 46


第四章  财政支农支出减贫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

本文运用 2010—2017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面板数据可以克服未观测到的异质性这种遗漏变量问题、降低多重共线性以及弱化时间效应对模型参数估计的影响。用面板数据建立的模型通常有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三种形式。由于面板数据有个体、时间、变量等多方面的信息,因此需要科学合理的设定面板数据模型种类。本文先设定面板数据的基础模型,具体采用何种面板数据将在后文中模型选择中进行说明。

本文的理论部分还分析了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作用机制,重点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和现实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增长是财政支农支出减贫的主要作用机制,即财政支农支出通过经济增长影响减贫,为了增强这一理论的可信度,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经济增长这一机制的作用效果进行了验证。通过阅读有关用实证的方法进行机制分析的文献,本文综合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实证的机制分析。

表 4-1  变量说明汇总表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应,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财政支农支出和减贫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再对两者的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接着描述了我国财政支农和减贫的现状,重点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农支出对贫困减少的影响,力图通过模型构建得出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减贫的相关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通过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和减贫相关的文献梳理和理论知识学习,了解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机理。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主要通过农业增长、非农就业、劳动力转移、再分配这四个方面共同影响共同促进了农村贫困的减少。

第二,通过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减贫现状的分析,揭示出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总体变化趋势以及农村减贫的现状。从两者趋势来看,我们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呈现逐年增长发的趋势,而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发现二者的趋势是相反的,即财政支农支出逐年上升,农村贫困逐年减少。

第三,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总体上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减贫的促进作用显著,从全国样本情况来看,在 1%的显著水平上,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 1%,会使农村贫困发生率减小 3.844%,这一结果证明了财政支农支出确实能促进农村贫困的减少。

第四,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财政支农支出减贫存在的区域异质性。整体上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贫困发生率呈显著的负向关系,但三个地区的影响效果差异较大。东部、中部和西部财政支农支出分别增加 1%,农村贫困发生率分别显著减小 2.999%、4.349%和 9.728%。随着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次降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贫困的减少作用越来越大,即减贫效应越明显。

第五,通过实证研究研究证明了财政支农支出通过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不管是用机制分析方法一还是机制分析方法二,结果都证明了经济增长这一作用机制的存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