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财政论文格式、财政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市区财政事权模式及分配机制研究--以杭州市西湖区为例

日期:2020年04月22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185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4211628483241 论文字数:41444 所属栏目:财政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4 市区两级政府间财政事权划分思路与对策


4.1 明确市与区共担事权机制

根据财政体制改革提出“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管理制度”要求,在制度推进过程中,应将各级政府支出责任不清晰的共担事权问题列为重点。针对当前市区的财政体制,在市与区事权划分的过程中,要合理界定市、区财政事权和共担责事权,并明确支出责任。加强市级政府的统筹能力,适当增加和上移市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同时,市级政府还要结合西湖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收入划分,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增强西湖区等市辖区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4.1.1 城市基础设施共担事权

我国的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主要归结于财权分配比例高低与事权分配的类型选择这两大问题,其中地方政府对财政事权的规范化划分有赖于财政分权理论的支撑,该理论对地方政府权责划分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蒂布特等人关于财政分权理论的认为,地区间事权分权程度越高,对地区居民的偏好匹配程度也越好。同时也认为地方政府数量较低的地区,地区间居民偏好也也越趋于一致。通过蒂布特“用脚投票”机制的运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地方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内在动力。

从理论模型层面分析来看,根据 Rubinfeld D、Shapiro P 与 Roberts J(1987)文中蒂布特模型前提假设条件:辖区居民可以获得该地区税收与公共服务的完全信息;居民迁移无成本;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通过最小平均成本进行;存在足够多的社区可以正好满足每个居民需求夙愿;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通过一次性税收来满足资金需求;地方政府辖区间外部性为 0。可以得出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也可以视为私人产品的竞争市场,地区间的竞争促进了公共产品的提供,居民可以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来选择个人公共需求偏好。假定公共产品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居民的偏好则可以被定义在一个用 X 表示的私人产品组合与一个用 G表示的公共服务上,该公共服务可以被地方政府以不变的边际成本 c 产生出来。因为选择同一地区的居民有相同的需求偏好,故每个居民只需征收 1/n 的税收资金。

..........................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本文以西湖区财政体制及事权财权关系为切入点,对西湖区财政事权发展做出尝试性专题研究,旨在建立权责更加清晰、财力更加协调的市区财政关系,结合前文对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地分配各类非税收入。建议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将城管专项资金、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排污费等各类非税收入,按属地征收或按来源地分配,既有利于加强相关地方管理事务的经费保障,也有利于调动地方增收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二,建立进一步理顺各类公共管理经费保障体制。建议市级层面加强对消防、交警等市级预算单位的经费保障和支持,对地方配套或补助的事项,建议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出台制度加以明确,以进一步提高预算和资金管理的透明度,提升资金效益,防范资金监管漏洞。

第三,建立进一步完善大市政建设项目投资分担机制。建议通过制度明确项目分担的基本原则,明确协调会商和决策机制。制定具体分担方案时建议充分听取各相关方的意见建议,既要充分考虑分担依据和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也要充分考虑相关方的财政承受能力。由于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全面规范,地方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债券和土地出让金,而各区债券额度和土地出让计划均由市里统筹掌握,因此,建议重大项目投资分担应与债券分配及土地出让计划等工作综合考虑,建设资金保障与债务风险防范并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