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保障内部控制有效性
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部门对经营任务的完成情况,即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与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是企业审计的关键环节,也是完成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但能够减少公司舞弊出现的可能性,而且能够在早期识别公司管理环节问题。
6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随着新《证券法》的颁布实施,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被发现,资本市场的净化也在逐步进行。ST济堂的财务舞弊行为持续时间长、涉及金额巨大,不仅导致企业的市场形象受损,强制退市,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并引发了社会对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因此本文首先对ST济堂的财务舞弊行为进行了回溯梳理,介绍ST济堂的基本情况以及财务手段,再结合企业自身所处环境以GONE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舞弊动因以及引发的经济后果。最后从如何治理财务舞弊的角度,通过舞弊动因的分析结果提出财务舞弊治理的优化建议。
本文基于GONE理论分析其财务舞弊动因得出:舞弊行为人的贪婪品行是导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直接主观因素。而内部控制的失效、股权结构的缺陷以及资本市场监管尚不完善等方面给舞弊行为提供了机会和前提。但是最终致使舞弊行为人选择冒险战略,实施舞弊行为的还是企业自身经营存在难点甚至更为严重的压力,例如:高额的经济补偿、公司运转所必需的资金问题、以及政策制度上形成的天然压力等,这些困难给舞弊行为人自己提供了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也是诱发舞弊行为的最大动因。
结合ST济堂的舞弊案例,以及基于GONE理论分析总结得出的舞弊动因,本文提出了对于财务舞弊治理的优化建议。从企业治理角度,一要优化股权结构,过于集中的股权容易发生“一言堂”现象,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二要发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降低公司财务舞弊的机会动因;三要制定合理的业绩承诺目标,维护上市公司稳定发展;四是提高上市公司高管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