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 回归结果分析
6.3.3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环境管理控制的影响检验
7.1 排污权交易的制度背景
7.2 排污权交易制度影响企业环境管理控制的理论分析
7.2.1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本质
7.2.2 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环境管理控制的影响机理
7.3 研究设计
7.3.1 研究方法
7.3.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7.3.3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7.4 实证结果分析
7.4.1 描述性统计
7.4.2 回归结果分析
7.4.3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与贡献
8.3 政策建议
8.3.1 对政府的建议
8.3.2 对企业的建议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三:会计师事务所复核对审计质量的作用机理研究
图4.1 2004-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董事兼任占比趋势分析
本文将会计师事务所复核看作是一项资源配置机制,其作用在于:保证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资本市场期望的审计质量。围绕这一研究主线,会计师事务所复核被置于比制度环境更加微观的事务所层面。在资源配置视角下,会计师事务所复核成为事务所处理其与内部、外部利益相关人之间关系的治理工具。而在制度规范视角下,它往往是事务所对内部员工的监督工具。文中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会计师事务所复核文献回顾
一、会计师事务所复核目标
二、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复核的因素
三、会计师事务所复核的行为后果
四、会计师事务所复核存在的缺陷
第二节 审计质量相关文献回顾
一、审计质量概念的内涵发展
二、审计质量领域的相关成果
三、质量控制研究的相关成果
第三节 文献评述
第二章 会计师事务所复核对审计质量的作用机理分析
第一节 基础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二、信息学理论
三、实证审计理论
第二节 制度背景分析
第三节 会计师事务所复核本质层面分析
一、信息含量损失及高质量会计信息
二、会计师事务所复核设置动因
三、会计师事务所复核的真实含义
四、会计师事务所复核对审计判断的协调力
五、会计师事务所复核资源配置结构的组成
第四节 会计师事务所复核影响层面分析
一、会计师事务所复核作用于审计质量的分析框架
二、合规性复核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
三、认知偏差复核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
四、规则性复核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 合规性复核配置与审计质量
第一节 规则执行人自利性下的信息含量损失
一、规则执行人自利性导致审计证据不充分
二、审计证据不充分导致信息含量损失
第二节 理论分析、假设提出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二、样本选择、变量界定和模型设计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一、问题提出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四章 认知偏差复核配置与审计质量
第一节 规则执行人认知偏差下的信息含量损失
一、规则执行人认知偏差导致审计证据不恰当
二、审计证据不恰当导致信息含量损失
第二节 理论分析、假设提出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二、样本选择、变量界定和模型设计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一、问题提出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规则性复核配置与审计质量
第一节 规则有限性下的信息含量损失
一、规则有限性对审计证据收集的影响
二、审计证据收集缺乏规则指导导致信息含量损失
第二节 理论分析、假设提出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二、样本选择、变量界定和模型设计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一、问题提出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研究总结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建议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四:反收购条款影响投资效率研究
随着资本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市场活力逐渐被激发和释放,加上监管层对并购政策的逐步放松,导致近期出现宝能举牌万科、京基集团收购康达尔、胡氏兄弟举牌西藏旅游、李勤收购成都路桥等多起敌意收购事件,掀起新一轮敌意收购浪潮。此轮敌意收购浪潮导致控制权争夺事件诉讼迭起,还引发了某些上市公司高管集体出局,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与争鸣。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曾痛批“野蛮人”的强盗式收购是在挑战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底线,是人性和商业道德的倒退和沦丧。面对与日俱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