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专业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播音专业论文格式、播音专业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播音专业论文资料库: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其教学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831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201081135035437 论文字数:3319 所属栏目:播音专业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播音专业论文资料库: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其教学

摘要: 本文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全面发展的方向性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帮写播音论文因材施教的原则等几方面入手.论述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一批有着商度责任感和健全人格,具有有声语宫传播造诣,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艺术评价系统完备的媒介人和有声语言创造者。

 

关键词: 有声语官;身体形态;有稿播音;语音面貌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是提高教学效果、加速教学进程。由于各学科的性质、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不同以及各个流派的教育家对各学科教学过程的理解不同,因此在教学原则的概括上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一批有着高度责任感和健全人格、具有有声语言传播造诣,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艺术评价系统完备的媒介人和有声语言创造者。这一教育目的决定了其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特殊性、艰巨性和多样性,也必然解决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原则的独特性。

 

一、全面发展的方向性原则
全面发展是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坚持的总的方向,是首要的教学原则。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由于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独特的学科特点,为.‘全面发展”的原则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使其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而且要结合学科特色,加强对学生适应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使学生深刻的理解能力、精细的观察能力、敏锐的反应能力、灵动的表述能力、现场的驾驭能力等都得到全面的开发与提高。
第一, 教学应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教学的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性是科学性的内在属性。经过几代播音主持教育工作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已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完整、严谨、开放的教学体系,积累了宝贵财富。在专业教学当中,应该始终坚持以语音学、播音发声学、播音基础理论、文体业务理论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以锤炼和磨砺学生语言功力为核心,启发引导学生打破狭隘眼界、提高分析鉴赏能力,克服殖民地文化的影响,力戒浮躁、拜金和虚荣,树立正确的播音主持观念。
第二,教学应体现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统一。
知识和能力既密切相关又有很大差异。知识的传授会促进能力的发展,但不同结构的知识对学生的发展作用是不同的。就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来说,既有新闻属性,又有艺术属性,既涵盖语音学、发声学、又涉猎新闻学、传播学、文学、美学等各个领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吸取各相关学科和姊妹艺术的营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教学的成功与否将最终体现在学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上。这就要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既不同于记者、编辑、录音、摄像,又不同于编剧、导演、演员、舞美,必须经过科学的、大运动量的长期训练、调整和优化各方面的能力,实现“一专多能”。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过程是‘,教”和‘’学”辨证统一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矛盾统一体中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以原有的知识作为发展起点的,对新的知识体系的掌握、新的经验的获得都要受到他原有水平的制约,其中有些认识和学习方法往往不够科学,甚至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教师启发、教育、引导,使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要通过他所创造的各种外部因素来诱发学生的内部因素。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是应该紧密结合的。
第一,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考生在报考本专业时,往往怀着极大的热情,而一旦顺利入学之后,一部分学生高涨的热情就会逐渐低落,或将注意力大部分分散到其他方面。很多先天条件很好的学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到毕业时也无法具备本专业应具备的素质,遭到淘汰;而一些先天条件并不突出,但刻苦钻研、勤学苦练、具有潜质的学生,往往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尤其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涉及到有声语言和身体形态等生理活动,这些生理活动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艰苦磨练才能形成习惯性的“下意识”的自然动作。
如果学生学习没有兴趣,训练马马虎虎,旧的不良习惯久久不能克服,那么新的能力也不可能产生,最终导致教学活动的失败。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其学习兴趣。
第二,要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探究的能力。
播音专业训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许多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凭借主观的体会去感知、而很难用文字语言描述,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只讲现象、不分析实质;只讲结果、不究原因的情况发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能仅仅满足于能够模仿发音、“克隆”表达,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听辩能力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达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境界。另外,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在时间中会不断出现新现象、新问题,学生只有具备独立探究的能力,才不致在学习的过程中走弯路、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三、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是长期以来在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孔子就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和采取教学方法。朱熹把孔子这种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唐代的韩愈、北宋的张载也都曾提出,培养学生要像处理木材一样,做到.‘各得其宜”。因材施教作为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原则,在播音主持艺术的教学中,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殊意义。由于环境、学生本身的实践以及先天遗传的不同,每个学生之间都有个别的差异,学生在入校时,在语言表达上就已存在着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之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将这些学生的特点抹杀,而是保留其可用的部分,对不良部分加以改造。
第一, 对个别差异极其可变因素作出科学分析。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方言区,语音面貌、表达习惯、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往往存在着较大差异。每个学生都存在着自身的优点及弱点,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学生可能在语音的规范性、口齿的清晰性、嗓音的圆润性、表达的生动性、思维的灵活性等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判别和分析学生具备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科学地加以分析。有的同学因生活环境、地域的影响,可能出现语音问题;有的同学因遗传因素出现噪音、口齿问题;有的同学因个性原因,在表达方面存在分寸把握的问题,也不排除个别同学因个人能力的局限,存在认知、思维方面的问题。教师只有坚持全面、细致、发展的眼光对学生深入了解,才能对他们的特点和问题科学地分析。
第二,教学措施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应落实到每个学生。
因材施教有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是要“因材”,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二是“施教”,即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创作个性的培养,突出不同学生本身具有的专业特色,发挥其特长,使不同的学生在气质、性格、情感、兴趣等多方面显示出卓然不群的鲜明个性。对才智出众、能力过人的高材生精心培植,为充分发挥他们的各种才能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条件一般,资质较差的学生也要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循循善诱,从他们原有的基础出发,发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逐步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总的来说,教学原则应贯穿于教学工作之中,它对于规定教学计划、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具有指导作用。只有正确地贯彻教学原则,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健康地发展,逐步成长为具备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传媒机构和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张颂《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http://www.51lunwe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