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初探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明显,以电子政务为代表的政府管理服务职能电子化、自动化、无纸化目前正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中快速发展。电子政务(E-government)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期。相比之下,中国在这方面的进展和研究还比较滞后。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推进之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得到了快速稳步的发展,开始由政府内部电子办公向“电子政府”或数字化办公转移,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据时代财富科技公司发布《中国电子政务研究报告》,中国目前的电子政务度为22.6%。
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二是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等等。
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它由“一个技术平台,四个资源整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一个平台是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集成平台。四个整合是指政府资源整合、企业资源整合、社会资源整合及社会服务整合。电子政务系统突破了传统的工业社会“一站式”办公的模式,建立了适应网络社会的“一网式”、“一表式”新模式,是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对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
三、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和特点
四、电子政务的规划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步骤分为:流程重组;制定上网计划;提出系统解决方案的基本要求;开发商提交技术方案;实施开发;测试和交付;运行及服务。
在电子政务的规划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开发商
(二)选好系统建设切入点
(三) 全面规划电子政务环境
(四)确定应用系统功能
五、实例:北京市纪委、市监察局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
(一)信息化工作原则
(二)信息化工作目标和主要内容
(三)信息化建设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