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教育心理学论文格式、教育心理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包头市中学生精神信仰现状分析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2179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0908241032233355 论文字数:2305 所属栏目:教育心理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摘要】目的了解中学生精神信仰现状,为中学生信仰教育提供实证性支持。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包头市764名初二至高三年级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精神信仰总体状况表现为社会信仰最强,其次为实用信仰,超自然信仰最弱; 9个信仰维度从强到弱依次为民族主义、生命崇拜、国家主义、政治信仰、家庭主义、家族崇拜、神灵崇拜、宗教信仰、金钱崇拜;精神信仰得分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学生信仰总体表现积极,信仰形成过程需要教育引导。

   精神信仰是与人的根本生命价值相联系,指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关系的核心价值原则[ 1 ]。中学阶段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时期,也是信仰体系初步建构的阶段。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信仰的形成是直接建立在中学阶段形成起来的价值取向基础之上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中国国民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信仰真空、信仰缺失、信仰庸俗化等问题日益凸显,给价值观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带来影响。如何引导中学生积极价值观念和信仰的形成是摆在每个教育者面前的课题。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揭示中学生精神信仰的现状,为中学生信仰教育提供实证性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选取包头市5所中学764名初二~高三的学生为被试。其中男生397名,女生367名;初二学生166名,初三学生151名,初四学生111名,高一学生118名,高二学生106名,高三学生112名。
1. 2 方法 采用课题组统一编制的“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收集资料。问卷由39个题目组成,包括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和实用信仰3个一级因素,每个一级因素又包括若干维度,整份问卷由9个维度构成。其中超自然信仰包括宗教信仰、神灵崇拜2个维度;社会信仰包括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政治信仰3个维度;实用信仰包括金钱崇拜、生命崇拜、家族崇拜和家庭主义4个维度。问卷为5级量表,整份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 791。
    1. 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 13. 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 中学生精神信仰的总体状况
     2. 1. 1 精神信仰一级因素的多重比较 中学生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实用信仰之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917. 10, P
< 0. 01) ,每2种信仰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类信仰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会信仰(3. 820) 、实用信仰(3. 107) 、超自然信仰(2. 441) 。
    2. 1. 2 精神信仰二级维度的多重比较 见表1。 
 
   中学生精神信仰的二级维度的得分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631. 84, P < 0. 01) ,除政治信仰和家庭主义之间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信仰维度的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9个信仰维度的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民族主义、生命崇拜、国家主义、政治信仰、家庭主义、家族崇拜、神灵崇拜、宗教信仰、金钱崇拜。
    2. 2 不同亚群中学生的精神信仰状况 以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分别对精神信仰的9个二级维度进行多元方差分析,性别和年级的主效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F性别= 3. 815, F年级=
4. 041, P 值均< 0. 01 ) , 性别和年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性别×年级= 1. 004, P > 0. 05) 。单变量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对超自然信仰的宗教信仰、社会信仰的政治信仰以及实用信仰的金钱崇拜、家族主义和家庭主义存在主效应,均表现为男生的信仰程度明显高于女生;年级对超自然信仰的神灵崇拜、社会信仰的民族主义、政治信仰、国家主义以及实用信仰的金钱崇拜、生命崇拜和家庭主义存在主效应。高一学生的神灵崇拜程度最高,显著高于初二和初三的学生;高一和高三学生的民族主义程度最低,并显著低于初三和学生;政治信仰总体趋势随年级升高而下降,初二、初三学生的政治信仰程度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4个年级的学生;高一学生的国家主义程度最低,显著低于高二和初中学生;金钱崇拜程度随年级升高而升高,高一学生的金钱崇拜程度最高,显著高于初中各年级;初四学生的生命崇拜最低,显著低于初二和初三学生;家庭主义程度总趋势随年级升高而升高,高三学生的家庭主义程度最高,显著高于初中各年级。见表2。 

    3 讨论
    中学生精神信仰一级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会信仰、实用信仰和超自然信仰,相关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 2 - 4 ] ,说明中生精神信仰整体是积极的,认为民族、国家、政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9个二级维度的信仰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民族主义、生命崇拜、国家主义、政治信仰、家庭主义、家族崇拜、神灵崇拜、宗教信仰和金钱崇拜。民族主义得分最高,这一结果得到相关研究的支持。浦卫忠等[ 5 ]对北京市青少年的调查表明,有91. 2%的人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持肯定态度。生命崇拜得分其次,这与近年来倡导的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有关。
    9个维度中,宗教信仰和金钱崇拜得分最低,说明中学生虽身处市场经济,但并没有过多受“金钱至上”等思想的影响,信仰表现现实但不庸俗;同时因为我国并非宗教大国,宗教文化与宗教意识相对淡薄,使得中学生宗教信仰的表现程度最弱。总体而言,中学生具有比较积极的仰体系,充分说明中学生主流价值观念是健康的,体现出我国的思想教育和学校德育是成功有效的。
    男生比女生具有更强的宗教信仰、政治信仰、金钱崇拜、家族崇拜和家庭主义。田丽丽等[ 4 - 5 ]的研究都指出,男性比女性更看重金钱的重要性。在中国的文化中,男性是家庭的经济支柱,经济收入成为对男性取得成就的评价标准之一;由于社会角色不同和性别差异,男性对时事政治、政权交换、参政议政有更多的热情和关注;同时传统观念赋予男性更多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使命,导致男性比女性更看重家族荣誉与利益。戴建华[ 6 ]的研究表明,男生的亲情价值观在家庭责任方面显著高于女生。
    赵婧[ 7 ]的研究也指出,男生比女生更看重“合家安宁”。男生的宗教信仰程度高于女生,分析原因可能是中学阶段个体尚未形成明确、清晰的宗教信仰,而宗教的神秘色彩和力量更容易吸引男生[ 7 ]。
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在神灵崇拜、民族主义、政治信仰、国家主义、金钱崇拜、生命崇拜和家庭主义上存在差异。神灵崇拜、金钱崇拜和家庭主义总体呈现随年级升高而加强的趋势,这是因为,年龄越大,对金钱、家庭及亲情的认识越深刻,越能感受到它们对生活的重要性。
    高中生对精神世界的关注和探求较多,对神灵等神秘精神现象较容易感兴趣。高一学生的神灵崇拜和金钱崇拜程度最高,因为高一学生处在初中向高中的过渡期,一方面开始摆脱初中生的半幼稚、半成熟;另一方面还未形成理性的判断和思维,自我意识发展尚未成熟,容易偏激和极端,更看重金钱等物质利益以及被神灵等超自然现象所吸引。高三学生的家庭主义程度最高,原因是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压力,得到更多家庭生活关心和精神支持,更多体会到家的重要性。
    民族主义、政治信仰和国家主义总体呈现出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初、高中差异显著,这是因为初中生评价能力发展有限,评价参照仍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而高中学生较之初中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思维活跃,富有批判性,更关注个人的发展与前途,对国家利益、政治问题的兴趣减弱,常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一些社会问题。初四学生生命崇拜程度最低,这一方面与初四学生的高压力有关,另一方面和高三学生比较,初四学生的心理相对脆弱,承受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很难有效排解高压力带来的高焦虑与厌倦。一些研究也表明,初四学生的幸福感水平最低[ 8 - 9 ] ,由此造成对生命价值和意义认同的缺失。

    4 参考文献

    [ 1 ]  宋兴川. 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003.
    [ 2 ]  李幼穗,李维,吕勇. 信仰现状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科学, 2002, 25(6) : 660 - 664.
    [ 3 ]  宋兴川, 金盛华. 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现状研究. 心理科学, 2004,27 (4) : 10 - 12.
    [ 4 ]  田丽丽,金盛华. 初中生精神信仰现状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 21 (2) : 88 - 90.
    [ 5 ]  浦卫忠, 纪秋发. 北京青少年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99, 8 (1) : 18 - 23.
    [ 6 ]  戴建华. 当代青少年亲情价值观的心理学研究.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7.
    [ 7 ]  赵婧. 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演变与教育对策. 芜湖:安徽师范大学, 2007: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