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以火草麻布手工艺品为研究对象,系统性的整理分析傈僳族历史沿革、非遗文化,探寻德昌傈僳族衣着特点,深入分析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工艺流程,对德昌傈僳族火草麻布手工艺品品牌化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为选题的实践对象——“渣迈傈僳”提供了鲜明的民族特征、独特的非遗基因,明确了品牌开发的方向。在设计实践中,多角度为德昌傈僳族设计创新性非遗品牌,将德昌傈僳族民族文化、非遗基因转化成兼具民族个性、文化内涵的品牌识别系统,以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强化非遗项目创新保护,助推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笔者在参与课题研究中,多次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记录访谈对话时,由于语速和准备不充分等问题,录音不清晰,错过了重要信息,考察前期工作不够完善,导致后期资料缺失。时间安排不合理,笔者在生活和学习的时间分配上有许多问题,致使许多时间没有合理利用。品牌设计时,由于方向把控不准确,浪费了大量时间做无用的设计,导致后期时间紧促,没有静心沉淀。前期设计思维没有逻辑性,导致第一稿的设计脱节,没有系统性,脱离了品牌设计的基础逻辑,但是感谢导师一直督促提醒,最终还是完成了该阶段的研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