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在职研究生论文,本文以溢出效应理论为基础,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针对公路货运平台对用户企业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增强公路货运平台对用户企业的溢出效应和促进公路货运平台与用户企业的协同发展。首先分析了公路货运平台对用户企业溢出效应的内涵、特征和发展历程,同时阐述了公路货运平台对用户企业溢出效应的意义和特征。其次,基于现有文献,探讨了公路货运平台对用户企业之间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然后,结合溢出效应理论针对公路货运平台对用户企业的溢出效应影响因素提出假设,并选用问卷调研法收集样本数据,利用 SPSS 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 SEM 方法并运用 AMOS 软件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最后,根据公路货运平台对用户企业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公路货运平台溢出效应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本论文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生视角下物流平台促进用户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17BJY140)”。
我国物流平台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线上线下互动的经济形态而诞生的新生事物。2018 年 8 月 20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我国网民规模达 8.02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57.7%[1]。由于“互联网+物流”的契机,2014 年成为我国物流平台爆发元年,庞大而复合的物流产业体系,为物流平台创新和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2014 年以来,在“互联网+”热潮的助推下,我国物流平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短时间出现了大量的物流平台企业[2],如满帮、万佶物流、中储智运、传化智联、易货滴、速派得、蓝犀牛、罗计物流等。根据有关物流平台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有关物流平台的 APP 总量约 300 多个,但各 APP 同质化现象严重。当前我国市场存在的各类物流平台中,车货匹配干线平台数量最多,总量近 200 个,所占比例为 40.13%,而垂直类平台较少,所占比例为 3.18%(如图 1-1 所示)。表 1-1 列举了当前我国各类型的物流平台代表企业。
.................................
1.2 研究意义
关于公路货运平台对用户企业溢出效应的研究是符合当前国情的。首先,公路货运平台的发展研究是响应我国物流行业“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国策的基础;其次,“一带一路”的政策推动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而跨境电商的业务实施离不开先进的物流服务支持;最后,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兴起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相比其他领域,学者们针对公路货运平台对用户企业的溢出效应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公路货运平台溢出效应的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为公路货运平台与其用户企业的协同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1)理论意义
首先,我国目前关于公路货运平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台概念、运营模式、定价模式等方面,对公路货运平台的溢出效应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公路货运平台的用户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思路。其次,虽然目前学术界已经对溢出效应进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但是几乎没有将公路货运平台作为溢出效应理论的研究对象,本文基于我国当前公路货运平台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分析并验证了影响公路货运平台对用户企业溢出效应的关键因素,可以为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最后,本文以公路货运平台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实例验证,为如何促进公路货运平台对用户企业溢出效应提供了理论参考,补充了目前关于物流平台与用户企业关系影响的相关研究,为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
(2)实践意义
研究公路货运平台对用户企业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公路货运平台的角度对其促进用户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验证,不仅可以改善公路货运平台自身的服务质量,而且可以促进公路货运平台对用户企业的溢出效应,从而促进公路货运平台与其用户企业的协同发展并推动公路货运行业的整体发展。其次,公路货运平台的兴起和发展对物流平台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现实诉求,因而本文的研究是立足于现实的,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结合溢出效应理论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得出了影响公路货运平台对用户企业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这为公路货运行业的发展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溢出效应理论
对于溢出效应的研究是从学者对外部性的关注开始。外部性这一概念是马歇尔最早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并且将外部性概念与外溢的概念等同起来。同时庇古的观点认为,将能带来利益的外部效应称之为外部经济或者正外溢,而外部不经济或者负外溢则是能带来损失的外部效应。斯蒂格利茨研究得出,在交易市场中未被包括的额外成本及收益都称之为溢出效应。在早些时候,学者们更多的是从技术溢出带来的产业生产变化率和社会收益率这两个角度来对技术溢出进行分析的[6]。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学者们越来越重视产业内横向溢出对产业间溢出和区域间溢出的影响。During(2000)[7]等对在一个国家里数个行业或整个行业之间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讨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研究区域间溢出效应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了对溢出效应的研究。司春林(1995)[8]提出了技术具有“公共财货”这一特征,并且分析了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技术创新所表现出的两种溢出效应。王学真等(1995)[9]提出了溢出是经济外在性所表现出的一种方式,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所设立的子公司造成了技术和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在此之后,中国学者对溢出效应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外资对国内资本的影响上。最近这些年,偶然间有些学者关注到了一些新的领域,例如产业间溢出和公共服务溢出等领域。
许多领域都存在着溢出效应,因此溢出效应是多态的。王铮等(2005)[10]提出了前期研究溢出效应的三个主要方面:一、由环境污染所造成的负溢出;二、知识技术创新和二次创新所导致的知识溢出,一般为正溢出,包括 FDI 和 R&D 导致的技术和知识溢出。三、区域间经济增长导致的溢出效应。近年来,为对溢出效应有更深的研究,学者们在更大范围内对其进行了探讨。
..........................
2.2 结构方程模型
2.2.1 结构方程模型的定义
结构方程模型(SEM)是 20 世纪 70 年代首次提出的,它作为多元统计分析的重要工具,在早期被称为线性结构关系(LISREL),同时也被称为潜变量分析模型,通常用于检测观测变量与潜变量、潜变量和潜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2.2.2 结构方程模型的特点
结构方程模型作为实证分析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理论上的先验性。变量的确定、假设变量之间的关系、参数的设定、模型的修正和参数的估计是基于每一步的一定理论。
(2)测量和分析可以同时进行处理。在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中,测量和分析通常是分开进行的。结构方程模型的特点是可以将这两个步骤集成在一起。它最大的分析优势在于它能够估计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变量,即潜在变量。
(3)适用于大样本的统计分析。同因素分析相比,结构方程模型中样本量越大,统计分析的稳定性越高,各项指标的适用性越好。
(4)协方差的使用是核心。结构方程模型不仅可以分析原始数据,而且可以分析样本数据的协方差矩阵。其中,对数据协方差矩阵的计算是最重要的步骤,因为对原始数据的分析也是对原始数据的协方差矩阵的第一次计算,然后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5)包括多种统计分析技术,注重使用多个统计指标。结构方程模型采用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得相应模型的参考指标是多变量的,使模型的整体拟合度更高。
..............................
第三章 公路货运平台溢出效应分析.................................20
3.1 公路货运平台概述....................................20
3.1.1 公路货运平台的内涵及特征............................20
3.1.2 公路货运平台的发展历程....................................21
第四章 公路货运平台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假设与问卷设计..............................26
4.1 影响因素分析与假设....................................26
4.1.1 市场竞争程度................................26
4.1.2 金融市场效率................................26
第五章 基于 SEM 的公路货运平台对用户企业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32
5.1 万佶物流及运物联平台简介..................................32
5.2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34
第六章 促进公路货运平台溢出效应的建议
6.1 对于政府的建议
6.1.1 对公路货运平台及其用户企业进行产业引导
优惠的税收政策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有利的招商引资政策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外部投资,而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则可以缩小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调整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的状况。因此,政府应加强产业引导,为不同的物流企业量身定制相应的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