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栏目提供最新职称论文发表格式、职称论文发表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消费者对农林生物质乙醇汽油的购买意愿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日期:2021年03月30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974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3202152515407 论文字数:35655 所属栏目:职称论文发表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本文是一篇职称论文发表,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关于我国农林生物质乙醇汽油发展现状。我国农林生物质乙醇汽油混合所用的乙醇主要指利用木质纤维素为原料转化生产的第二代生物质乙醇燃料;当前产业模式主要表现为基地交易模式和直接交易模式。且两种模式均存在农户参与度低、企业发展不充分、政府补贴政策效率低等问题。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工农业、交通业发展迅速,对汽柴油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国内原油产量供不应求,因此每年大量进口原油以及成品油为我国财政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加上当前燃油的不当燃烧,使得 CO、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身心健康,人类也因此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王风云等,2018)。目前中国能源战略发生重要性转变,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应国家也出台了许多节能减排的政策,使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快速增长得到了抑制。

从全世界来看,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对于抵消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具有积极作用,在新能源中,生物质能源具有的重要地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显示:欧洲的新能源中农林生物质能源占比超过 60%,环规署还预计 2050 年全球生物质能源消耗将超过能源总消耗的 50%(UNEP,2014)。中国每年大约产生农林业废弃物 12 亿吨,我国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为农林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也为我国农林生物质能产业的繁荣提供推力(李毅中,2017;张兰和张彩虹,2012)。以农林剩余物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则能够在适度缓解当下的能源危机。

如今在各国政府大力推动下,生物质能源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示范与应用,推广生物质乙醇汽油的国家也越来越多(舟丹,2018)。生物质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替代能源,其由粮食或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与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而成。中国将生物质乙醇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在替代不可再生能源方面其战略意义非常显著。目前我国以秸秆、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质混配得到的乙醇汽油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及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验证明,当汽油中乙醇添加比例低于 15%时,对车辆无明显影响,却因此能减少尾气中 3%~5%的碳氢化合物,使空气中的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等空气污染物的含量明显降低(叶燕帅,2010)。所以,世界上超过 50 个国家制定了包括规定掺混指标或指令、给予税收激励等相关的生物燃料配套政策,来帮助本国缓解环境污染及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等。

图 1-1 2000-2015 年生物质燃料乙醇产量及增速图

........................


1.2 目的与意义

本文按照“文献收集整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对农林生物质乙醇汽油消费者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研究在通过对生物质乙醇汽油消费行为文献的梳理,掌握北京市农林生物质乙醇汽油消费的现状。以北京市消费者对农林生物质乙醇汽油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为目的,提出生物质乙醇汽油广阔的消费前景和实际消费不足的矛盾问题,进而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对生物质乙醇汽油的态度和行为。本研究的总体研究目标是掌握北京市生物质乙醇汽油消费的现状,在感知价值二维均衡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实际调研数据对北京市农林生物质乙醇汽油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影响生物质乙醇汽油消费意愿的关键因素,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消费空间,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农林生物质乙醇汽油生产和营销策略提供支持,为政府制定生物燃料乙醇汽油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最终实现生物质乙醇汽油生产和销售的良性循环。

如何实现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与销售之间的良性循环,其中,消费市场是重中之重,生产离不开消费,而影响乙醇市场需求最关键因素是消费者行为。因此,本文以北京市为例,研究消费者对农林生物质乙醇汽油的消费现状,分析影响生物质乙醇汽油购买意愿的因素,为构建农林生物质乙醇汽油市场体系奠定基础,为指导企业制定合理的农林生物质乙醇汽油生产和营销策略,为政府制定乙醇汽油优惠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选题的理论意义如下:

第一,从消费者行为学与经济学两个角度对生物质乙醇汽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研究,为生物质乙醇汽油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和生物燃料乙醇销售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第二,从消费者的视角探讨生物质乙醇汽油市场体系的构建,能更加全面深入的挖掘市场的潜力,有助于生物质乙醇汽油市场的后续研究。

第三,在大数据调查的基础上,对生物质乙醇汽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丰富了消费者行为理论。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指由通过吸收光进行光合作用而产生出来各种有机体,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及有生命物质由于派生、排泄和代谢而得到的相关物质。生物质能与生物质紧密相关,生物质能指能量的存储,即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这种能量储存在生物质中(张飞飞,2012)。通过现代能源转化加工技术将这些具有能源价值的生物质能转化加工成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能源化利用的能源即为生物质能源。目前,生物质能源来源较为广泛,森林抚育采伐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剩余物及所有可直接利用的能源植物等都可以进行转化利用(于丹,2016;孙凤莲,2010;胡丽霞,2008)。

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是实现中国能源安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从政策、资源禀赋、市场和技术等方面均可论证其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及发展前景。在我国,总体的生物质能资源可获取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于丹,2016),农林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条件已具备(Tan et al,2015)。但产业发展仍面临政策滞后、市场不成熟、生产成本高、原材料收集难等问题(王欧,2007;蒋大华等,2014;Tanetal,2015)。其中,生物质原料非常容易受到季节、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控制不当就会造成原料供应不足(Yangetal,2013;张迪茜,2015),这也是制约农林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罗凌,2012)。研究阻碍农林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因素,是实现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归纳总结近年来国外学者有关生物质能源产业的研究热点问题,可发现,探讨农林生物质能源的不同利用方式是今后的一项重要课题。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生物质能产业研究

在我国,生物质能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材料利用途径广泛,除了可转化为不同种类的能源产品,还可以替代化石能源来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蒋剑春,2002)。我国丰富的农林资源是为发展生物质能源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持续加大技术的投入并给予合理的政策安排,改变现有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就不再只是一个规划。

(1)相关概念及产业概述

在中国,生物质能源有者巨大的发展潜力,其被认为是众多种类可再生能源中增长最快的替代能源之一。在石油危机爆发之后,“生物质”(biomass)一词开始真正被人类所不断关注并利用(孙凤莲,2012)。国内外学者对生物质有着不同的定义,但生物质的本质是直接或间接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胡丽霞,2008;孙凤莲,2010;吴创之等,2016;于丹,2016),目前使用较多的定义:生物质为一定累积量的动植物资源及动植物废弃物的总称。

伴随相关技术研究的展开,国内外生物质能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生物质能源产业已发展出四个子产业:生物质发电产业、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生物质柴油产业以及生物质乙醇产业(潘文婧,2015)。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的时间相对比较早,他们在农林生物质利用系统较为成熟。丹麦、德国等国家在能源植物生产柴油、谷物生产乙醇等方面己经实现初步商业化(俞国胜等,2006;吕文等,2006)。

近年来,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张兰和张彩虹,2012)。总体上,我国生物质能资源的可获取量逐年上升(黄雷,2008),生物质能产业基本发展条件已经具备(Tanetal.,2015)。因此,近年针对生物质能的研究大幅度提升,具体在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发展、全生命周期内生物质能的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均有涉及。国内外学者对农林生物质原料供应链、农林生物质能源产业等方面的研究也逐渐重视(米锋和程宝栋,2018;M. Parikka,2004;AlfredSzware,2006)。我国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扶持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在 2002 年,国家出台了《车用乙醇汽油使用试点方案》;2004 年,政府在2002 年试点方案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推广乙醇汽油的试点;2005 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其明确要求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2006 年,国家在巩固《可再生能源法》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财政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来支持生物质能源发展;2010 年与 2011 年,国家推出限煤令及对符合要求的生产纯生物柴油企业免征消费税;;2012 年,《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专门提到生物质能源的发展;2013 年,全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2010-2020)也着重提出生物质能发展始终是重中之重。

图 3-1 各国生物质燃料乙醇产量占比饼状图

..............................


3 农林生物质乙醇汽油的推广与现状....................................... 10

3.1 国外农林生物质乙醇汽油的推广与现状................................. 10

3.1.1 美国生物质乙醇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借鉴........................... 10

3.1.2 巴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