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英语教学论文格式、英语教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过程体裁法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日期:2021年08月2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728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8151408105371 论文字数:28666 所属栏目:英语教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英语教学论文

本文是一篇英语教学论文,笔者通过两个班学生写作成绩的前后测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运用过程体裁法进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成绩提高明显,对于写作的各个过程的操作能力和意识都有提升。对照班则不然,运用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写作教学,成绩提高缓慢,对于应用文写作过程的能力的掌握也收获较少。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可考虑运用过程体裁教学法进行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或许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写作的要求

英语的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输出环节,它不仅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掌握水平的手段,同时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最新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中(附录 1),就列举了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应达到的几项标准,在第四章课程内容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语篇的类型上,不仅要接触,同时要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篇类型做到可以掌握的程度,要求学生把不同语篇类型的文章结构特点、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等了然于心。其中关于必修课程的语篇类型就包括对话、访谈、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新媒体语篇、其他语篇类型等,其中指出应用文应掌握包括如日记、私人信件、简历、宣传册、问卷等,在选择性必修中也指出应掌握的应用文体裁,如:正式书信等。学习不同的语篇类型,能够使学生了解并且掌握各种语篇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从而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不同的语篇类型进行写作与交流。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在实际环境中进行运用,而应用文交际性极强,交际目的明显,使用频率极高,因此笔者认为,英语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应给予注重,教师应采用合理的理念与方法进行应用文的教学,使教学成果和效率达到最优化。

(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成因

英语写作技能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颇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在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1.重结果,轻过程。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师生和家长似乎只注重分数,只关注最后的结果,在课上教师只单单注重进行课本内容的讲解、单词的机械背诵、单独的语法讲析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水平,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往往导致学生对于写作的学习不尽人意,形式化地完成写作任务,受教师长久的影响,学生也只关注最后的分数,而对如何进行好的写作和教师的批改毫无兴趣。2.重语法、句子,轻体裁、篇章。

......................


二、研究目的

从研究背景来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具体阐述并规定了高中学生对英语写作方面的能力应掌握的程度,指明了我们应比以前更加关注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根据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教师们应有意识地采用创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进行英语写作的教学,改变现行的单一模式,发现更利于教授高中学生英语写作的方式方法。写作是交流与沟通的一种手段,是特定语境和目的下生成的结果,是四项基本技能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输出环节,是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其中英语应用文写作占有重要的位置,是英语基础写作的一种,应用文具有极强目的性、实用性和交际性的特点,是学生需熟练掌握的一种体裁,并且应用文具有语言简明扼要、表达规范,格式体例稳定,易于分析与模仿的特点。过程体裁法结合了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三种教学法的优点,规避了其缺点,为英语写作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因此,本论文将过程体裁法与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旨在进一步研究过程体裁法能否提高高中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能力,能否降低高中生的英语写作焦虑。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写作教学法相关研究综述

早在古希腊时期,国外就开始了对外语写作的探索。国内自 20 世纪 80 年代国内开始出现对英语写作的研究以来,学者们对外语写作教学法的研究和探讨也逐渐深入。随着对写作教学的不断研究与探讨,国外的外语写作教学理论在不断成熟和创新,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很多变化。回顾国内外外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历史,几种主流写作教学法为:

(一)成果教学法

成果教学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成果法指出,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着重评价学生写作的最终结果,主要注重修改学生的句子上的运用和修辞,主要强调句子和语法的正确度,重点关注词汇、语法和衔接手段的正确使用。Pincas(1982)列举了其四个步骤: 熟悉范文(familiarization),控制性训练(controlled),指导性写作(guided writing)和自由写作(free writing)。因此,成果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还是完全的主导和支配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

在国内,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限制,英语写作教学效果通常以最终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标准,因此成果教学法多年来也就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授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在结尾做一次性的反馈,仅仅对语法、词汇和句型等方面的评判和修改,反而对整个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具体内容鲜有关注和评价。因此,老师往往付出大量的心血,但效果却不尽人意(苏航、杨磊,2001)。这种看似高效实则低效的写作方法几乎很难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并且抑制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创造力。

...........................


二、国内外过程体裁法研究综述

(一)国外过程体裁法研究

随着学者们对写作教学方法的研究,研究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学者们分析了传统的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以及体裁教学法,发现其各存在优势与不足,于是学者们纷纷进行新的探索,最终 Badger 和 White 提出过程体裁法并加以运用,总的来说,过程体裁法在国外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

1、过程体裁法的创立和提出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Escholz 就根据当时的情况在 The Prose Models Approach一文中指出在大学仅在外语写作教学中运用一种教学方法是不合适的,教师应将成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结合起来,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1994 年,Barbara Kroll也提出将过程教学法与体裁教学法联系结合起来,提倡把写作的各个过程联系起来。1996 年 Tribble 也阐述了在过程教学法中把过程法和体裁法结合在一起应对过程教学法中出现的输入不足情况的必要性,他用于测试的样本方法被认为是过程体裁法的雏形。2000 年,Kamimura 同样又提出将方法相结合进行写作教学。

于是,Badger 和 White 最终在 2000 年提出了“过程体裁法”,过程体裁法是一种综合性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他们综合对比分析了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这三种方法的优劣势,取长补短,整合提出了这一综合性的写作教学模式,从写作情境、目的、模式、起草、测试这五个方面来入手(杨冰,2018)。过程体裁法认为写作本质上是受情景和社会语境制约并由交际目的决定的一种交际手段,写作应包括语言知识(体现在成果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中)、语境知识(体现在体裁教学法中)、写作目的(体现在体裁教学法中)和写作技巧(体现在过程教学法中)等要素。Badger 和 White 给出了一个过程体裁法教学模式的示意图,解释了过程体裁法操作的大致思路和过程的一系列步骤,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未给出一个具体可行的实施步骤和方案供后人参考。

图 3-1 “过程体裁法”示意图(Badger&White, 2000)

图 3-1 “过程体裁法”示意图(Badger&White, 2000)

..........................


第三章 理论基础..................................12

一、过程体裁法.....................................12

二、体裁分析理论.....................13

第四章 研究设计........................................15

一、研究问题.......................................15

二、研究对象...................................15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24

一、问卷分析................................................24

(一)信度与效度分析...............................24

(二)问卷结果分析............................................25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问卷分析

(一)信度与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当对同一对象进行重复测量和研究时,所得出的数据的一致性的程度,也可叫做可靠性。测量的信度的指标基本上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其中 Cronbachα信度系数是目前研究领域最为常用的信度系数。美国统计学家海尔(JosephF.Hair.Jr)、安德森(Jr.Rolph E.Anderson)、泰森(Ronald L.Tathan)和布莱特(William C.black)提出:量表的信度系数在 0.8 以上是最好的,当然如果达到 0.9以上说明信度是极好的,之后在 0.7 到 0.9 之间为良好,在 0.6 到 0.7 之间还是可能接受的程度,但若 Cronbach 's alpha 系数如果在 0.6 以下,该量表就不具备说服力,不能有效地进行,因此,就要考虑重新编问卷。

利用 SPSS 软件,对问卷内容进行内在一致性信度分析,计算得到系数如下表所示:

表 5-1 信度分析

表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