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项目质量管理论文,本研究采取案例研究的方法,针对较为典型的市政项目十六里河桥梁建设项目进行质量管理研究与分析。结合理论对该项目进行实地分析与研究并设计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具体的管理工作展开过程中研究其现状并给出详细的保障措施。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明晰研究背景和意义有助于对自身研究内容进行深刻把握,并树立起本研究有足够参考价值的自信心。
1.1.1 选题背景
有句经典的话是“想要致富就先修路”,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这一背景下,公共道路建设所带来的价值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其中桥梁的建设是道路工程中关键的一环,可以称作是道路建设的精华所在,施工中用到的关键技术都因地制宜地应用到了实际工程里。质量是所有的项目工程最不能掉以轻心的地方。尤其是桥梁建设,如果桥梁质量达标,在施工时的返工次数就能减少,继而缩减了由于返工导致的施工单位的经济成本,降低建设方的维修频率,缩减了养护维修桥体的成本,还很大程度上加长了桥梁工程的寿命等等。这就要求建设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施工中,坚定不移地把好工程的质量关,为社会建出质量过硬的桥梁工程。但是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带来的就是建设参与方如春笋般猛增,不同的施工单位体现出的质量水平就逐渐走向参差不齐的局面,本来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就很难把关,尤其对于施工要求多、难度高、建设复杂的桥梁工程来讲,质量把关这一环节就更得多加注意。
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行 40 年以来,在桥梁建设方面可以说是取得了大跨步的进步与发展,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随着时代的脚步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跨时代更新,中国在桥梁建设和施工技术上处于世界前列,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桥梁质量仍然是个严峻的问题。因为桥的质量决定了桥的使用时间长短和安全性。是一个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要素之一。现今查阅世界的数据收集机构发现,近年来,各种规模的桥梁数量不断增加,但发生坍塌的已经达到了 2000 多座,并且发生坍塌的桥梁大小不一,这种现象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影响社会发展,增加社会压力和恐惧。粗略统计,事故已经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了 7100 多人、1200 多人受伤、230 多个人下落不明。世界各地发生的这么多与桥梁安全有关的事故,是时候呼吁社会对桥梁质量的思考和重视,目前桥梁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桥梁质量管理的研究也是大多数专业学者所研究的重点项目。
................................
1.2 相关研究现状
了解与自身研究问题相关的研究现状,是进一步证明自身研究问题价值的基石。本次与质量管理问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主要分为项目管理研究现状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1.2.1 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现状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涉及要素广、涉及环节多、涉及范围大的管理性活动,从项目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工程项目管理技术或手段的参与。同时,一项工程的实施离不开对质量、进度、成本、安全、信息、风险等多种要素的控制,并且同时链接多个主体单位、多个项目环节、连同客户需求的沟通协调,所有这些活动都需要借助合适的管理手段进行控制,以保障总管理方协调工作的开展,保障各分包、参与方能够有序开展工作,如期完成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管理囊括了对于造价,质量控制等一系列管理过程。针对有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文献进行综述,以便于掌握当前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同时为案例提供支撑。
我们国家作为一个有 5000 年文明的古国,修建了很多闻名古今的大型工程,由此看来在项目管理这一领域,我们国家的实践过工作比理论的研究早了很多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老一辈的科学家们推广了系统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和“全局观念方法”等,并且在云南的一个水电站项目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揭开了我国在项目管理方面研究的帷幕。1991年,我国成立了项目管理有关的组织部门,项目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才开始逐步发展。总的来说,实证分析是项目管理研究的主要阵地,相关方法的革新相对较少。目前为止,国内对于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主要有三方面:
(1)经验总结方面
项目管理涉及研究开发项目、矿产开发项目、高速运输项目、生产制造项目、冶金项目、大学建设、医院建设项目等各个领域。我国已经有学者完善了现有的项目审计模式和多层次互动的研发项目管理,还有学者在已有的实际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对于上海的一个油田开采项目进行了总结并且提出了:项目管理需要项目管理团队以及管理人员的支持,当然这一切都要在遵循公司管理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还有学者在高速公路工程实践中介绍了高速公路工程的造价控制,提出了材料、人工、机械控制的具体方法。
..................................
2 工程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2.1 工程质量管理
学者们对于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大约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其概念演化经历了很漫长的过程。美国 Feigenbaum 在 1961 年首先阐述了其对于全面质量控制理论的见解,即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采取一系列较为合理的人员激励措施以鼓励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并在此过程中采取三全控制的方法以求在最终达到管理施工质量的目的;继而 1983 年在其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中对这一阐述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即在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时应充分考虑顾客需求并以之为前提,同时考虑无论是市场研究、规划,还是实施和服务等方面所涉及的整个工作部分。他强调构建有效体系以融合企业施工质量、保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相关活动的必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质量管理目标;随后 1997 年 Arditi D和 Gunaydin H M.两位学者则将眼光聚焦于整个施工过程并通过分析得出全面质量管理在提高工程质量方面大有裨益;一直到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管理学家戴明在对于质量管理的研究方面有了较为突破式的进展,他提出了更为合理的质量管理方法及其对应的质量管理工作程序,即在他的研究成果中,质量管理工作被划分为包含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任何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展开都将不断循环重复这四个阶段以最终达到保证项目质量的目的;Jenkins 等学者在 2000 年强调了质量对于施工项目的重要性,即质量是项目的生命,任何一个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都将影响整个项目的成败,同时也提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和促进整个项目质量管控工作开展对于项目质量、施工效率、项目产品寿命等众多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2006 年 Pheng LS 和 Chuan QT 将项目质量管理视为新时代新战略,其认为施工单位往往选择通过不懈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来提升整个工程质量方面的价值。
学术界对于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层出不穷,因此对于其概念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偏颇。本文在对此次研究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于项目质量管理也给出了概念界定,即从项目施工准备到验收阶段中通过指挥和控制施工组织关于质量的相关活动以达到协调的目的,是为了使工程产品达到质量标准而进行的包含策划、组织、计划、实施、监督以及审核等在内的全部管理活动。
图 2-1 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流程图
...............................
2.2 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是对于项目质量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还是相关施工问题的详细分析都将强调对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的重要性。从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作为切入点,将使之后的工作更具有合理性和针对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整理,总结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因素
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管理时,不可否认的是,人是整个环节最主观也最关键的部分,人这一因素是否管理到位,决定了这个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否合格。因此,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时,首先要从人的因素出发来对项目质量进行把控。对工程项目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工作能力等都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严防自由散漫现象的出现,才能更好地给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2)材料的因素
材料不仅涵括了工程施工用料,类似原材料、半成品及周转材料甚至最终的成品也包含在内。这些不同种类的材料为工程提供了物质基础,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之前那些豆腐渣工程的出现,选用劣质材料就是首要原因。因此,加大把控材料质量的力度,才能从生产源头提升工程质量。
(3)机械的因素
机械指在整个施工阶段能用到的各种机器设备。这些施工机械是保证整个工程不同阶段都顺利实施的物质保障,合理地对机械设备进行选择与使用也是提升施工质量水平的关键法宝。
(4)方法的因素
施工方法就是在工程施工中所用到的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所采用的各种工艺与技术措施。选择先进合理的技术与工艺,其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不会差,现今建筑业中被大力推广的多项先进技术经过实践验证,都证明其对解决施工质量的通病,提升工程质量有显著效果。
(5)环境的因素
环境的动态性往往导致了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所要面对的环境影响因素层出不穷,同时潜移默化的环境因素对项目质量可能存在破坏性影响,这就使得相关人员不得不提高警惕。
......................
3 十六里河桥梁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0
3.1 工程项目概述 .......................... 20
3.1.1 工程项目简介 ............................... 20
3.1.2 地质、水文及气象状况 ....................... 20
4 十六里河桥梁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设计 ..................... 32
4.1 本项目质量管理重、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