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网络传播学论文格式、网络传播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浅谈网络时代电子书籍的存在与开展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ad201011041017385627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358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208152017526194 论文字数:20000 所属栏目:网络传播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绪论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积累、流传、延续的媒介之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物质载体,不仅记录人类的思想与情感,叙述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更肩负着满足人类文明与发展的重任。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其优越性逐渐显现,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它与传统纸制媒介和电视媒介一起,成为现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作为记载和传播人类文明载体的书籍形态在网络时代悄然发生改变。尤其最近两年,电子书籍与网络时代特征相匹配,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并逐步改变人们对书籍的阅读习惯。面对网络上迅猛发展的电子书籍,我们应该理智的对待,它确实冲击了传统的图书出版业,被称为“传统书籍的掘墓人”。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现阶段它的发展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以及表面化、时尚化、娱乐化、功能化阶段,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新技术,一种电子机器的印象。但是,电子书籍随着网络技术、电子阅览器的发展与完善,随着电子图书出版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一定会被更多的人理解与接受,并作为传统书籍的有效补充,成为现阶段我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主要渠道,并有可能在未来代替传统书籍。一文章运用的基本概念网络时代:以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基础,跨越国界和地域,以信息共享和信息的交互式传递为特征的人类历史上的新时期,称为“网络日寸代”。书籍:是书的统称,一般是指以印刷方式呈现的,在一定纸张上记录文字、图画或者其它符号并装订成册,供人欣赏阅读的综合体。“狭义上的理解是带有文字和图像的纸张的集合,广义的理解是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体”‘。书籍形态:包含“造型”和“内容”的二重构造。前者是书的物性构造,它以美观、方便、实用构成了书籍直观的静止之美。后者是书的理性构造,它以丰富易懂的信息,科学合理的构架,有效的创意,有条理的层次,互补的图文运用,构成了书籍内容的流动之美。电子书籍:“又叫电子书或E-BOOK,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以光、电、磁为媒介的设备中,借助特定的设备来读取、复制、传输。m2电子书籍有两种定义,“狭义的电子书籍指的是手持阅览设备。广义的电子书籍是指从书的写作、编辑、出版、发行到阅读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3电子书籍不仅能展现纸书上的文字、图片、内容,同时还可以附带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电子书籍既可以在手持阅览设备上浏览,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阅读。二论文研究的背景2000年以来,关十电子书籍与传统书籍的关系讨论,关十电子书籍的出版与发行的讨论,是书籍设计界和图书出版界的一个热点话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书籍的形态也由传统的纸质形态向电子形态转变,并以电子文本、图形、视频等形式发行在网络上,供读者在线阅读或下载到电子阅读器上阅读等多种形式。电子书籍产生的时间不长,但以其自身优势,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人们阅读的一种新兴形式,并以倒二角的几何态势迅猛发展。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2005一200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中预测:“到2}1}年,新出版的图书中5%将是通过电脑、手机、手持阅读器进行阅读的电子书籍,综合各方面专家分析和研究报告预测,2008年,80%的电子书籍爱好者可以买到或免费使用电子书籍。”“三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一)研究目的通过本文的研究,明确电子书籍是信息科技与多兀文化并存发展的今天,所必然出现的一种新书籍形式。从人类发展学、书籍设计学的角度,确立电子书籍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地位。同时,对十现在生活中出现的多种形式的电子书籍进行整理和分类,让更多的人们,了解电子书籍和使用电子书籍。(二)研究的意义电子书籍作为现代书籍设计中的一种新形式,与传统书籍的有效互补将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它具有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环境破坏少、资源消耗低的特点,是传统书籍所不具备的优势。同时电子书籍是基十光、电、磁为媒介的传播,它的广泛使用可以降低传统纸张的使用,进}fn降低树木的砍伐,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作

 

参考文献:
[1].《邱陵的装帧艺术》作者:邱陵二联书店2001年12月北京第一版
[2]. ((BOOK DES工GN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作者:吕敬人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5年8月第一版
[3].《书籍形态设计》作者:张森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4].《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作者:杉浦康平(口)杨晶李建华/译二
联书店2006年11月北京第1版
[5].《中国古代书籍装帧》作者:杨永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4月
第一版
[6].《设计美学》作者:徐恒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7] .((印刷媒体设计》作者:吴建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
第二次印刷
[8].《什么是网页设计》作者:尼科·麦克唐纳(美)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年3月北京第一版
「川.9.《多媒体艺术设计》作者:张亚丽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5月
北京第一版
[10].《数字媒体创意艺术》作者:廖祥忠贾秀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年11月第一版http://www.51lunwen.org/wlcbx/

[11].《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作者:江丁丁鹭江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12].《人类1000年》时代生活出版公司编(美)21世纪杂志社译上海二
联书店1999年8月上海第一版
[13] . ((E-BOOK生物链》作者:张晓楠每周电脑报2001年6月4口
[14].《美国电子书籍的现状及有待解决的问题》作者:赵萍《农业l冬l书
 情报学刊》2004年第6期
[15].((E-BOOK的现状及未来研究》作者:何红武《图书学刊》2006年第3期
[16].世界媒体实验室:电子书流行催生新定向广告市场》
[17].世界媒体实验室:《产业报告:新出图书百分之五十是电子书》
[18].《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作者:周蔚化《中国人民大学学
报》2007年第2期
摘要 2-3
ABSTRACT 3-4
绪论 6-9
    一 文章运用的基本概念 6-7
    二 论文研究的背景 7
    三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7-8
    四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8-9
第1章 网络时代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促进了电子书籍的产生 9-12
    1.1 电子书籍产生的时代背景---网络时代 9
    1.2 人们阅读方式由纸质书籍阅读向数字阅读转变 9-12
第2章 电子书籍的概况及特点 12-22
    2.1 电子书籍的属性 12
        2.1.1 电子书籍的精神属性 12
        2.1.2 电子书籍的物理属性 12
    2.2 现阶段电子书籍的种类 12-15
        2.2.1 过渡时期的电子书籍——光盘电子书籍 12-13
        2.2.3 可移动的手机电子书籍 13-14
        2.2.4 “电子阅览器”电子书籍 14-15
    2.3 电子书籍的设计元素 15-18
        2.3.1 传统书籍元素的运用 15-16
        2.3.2 声音元素的运用 16
        2.3.3 动态元素的运用 16-17
        2.3.4 书籍容器元素的运用 17-18
    2.4 与传统的纸质书籍相比,电子书籍的优点 18-22
        2.4.1 图文并存、形式多样,娱乐性强,制作方便 18
        2.4.2 信息交流强调“人机互动” 18-19
        2.4.3 增添了游戏元素,趣味性强 19-20
        2.4.4 “虚拟角色”信息传递突破时空限制 20
        2.4.5 传播更加便捷和快速 20-21
        2.4.6 节约资源,利于环保 21-22
第3章 电子书籍发展的困境与解决办法 22-25
    3.1 电子书籍被读者认为是一种机械或者技术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