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供应链论文,本文通过直接参与案例企业调研、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收集企业二手资料的方法,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技术因素的角度深入剖析了 DN 公司在参与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具体原因,并为 DN 公司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三条具体的实施策略。通过研究发现:建筑供应链外部环境的严峻及内部成员关系的不稳定性、DN 公司组织结构的松散及沟通与资源调度效率的低下、成员企业间信息共享过程的不畅及系统安全与弹性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让 DN 公司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现状与所预期的目标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DN 公司必须通过组织重组及制度优化、选择及管理建筑供应链合作伙伴、构建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等三个方面的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DN 公司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预期目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随着土地交易费用的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的持续攀升、居民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等原因,建筑企业所面对的国内外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地随之增大,为了能够寻求更好的发展出路,建筑企业逐步开始尝试着与其他供应链成员一起参与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以通过实现建筑供应链效益最大化的方式,来实现建筑企业高效益、低成本、低能耗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然而,与大多数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发展经历一样,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发展也并不尽如人意;加之,建筑企业及建筑供应链的特殊性,事实证明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成功实现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建筑企业少之又少,对 DN 公司来说也是如此。在推行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过程中,地域性的差异、人才的统筹与调度以及技术难题的攻克等一系列问题频出,让 DN 公司止步不前。那么对于 DN公司来说,他们应该如何分析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实施策略或具体措施来应对呢?
为了能够帮助 DN 公司成功推行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本文在前人对供应链协同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理论,通过高层访谈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技术因素等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了 DN 公司在推行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从中提炼出了 DN 公司今后的发展策略及优化措施,也为其他建筑企业推行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提供参考。
.........................
第二节 研究安排和研究框架
一、研究安排
本文的调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作者通过直接参与 DN 公司建筑供应链管理全过程的方法,得到企业的一手数据;第二阶段,通过部门网站、企业宣传报道等途径收集二手数据,用以补充一手数据;第三阶段,在总结归纳这些数据以后,经过文献梳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设计访问提纲,分别对 DN 公司的中高级管理者进行持续时间不少于 60 分钟的深度访谈,访谈工作者在访谈过程中及时记录下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在 2 天内对访谈内容进行处理,形成数据分析。
二、研究内容及框架
本文主要是对 DN 公司参与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策略研究,如图 1-1 所示,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重点难点及初步的研究方案,并简要地阐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理论依据、研究安排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建筑供应链管理、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引出了影响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三个主要因素,即组织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技术因素,并分类罗列了一系列供应链协同管理及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具体实施策略。
第三章是研究方法部分。主要阐述了在研究过程中访谈提纲的设计过程和依据,以及所有的数据收集方式;同时对收集到的数据做了进一步的整理及归纳,并给出一个描述性的统计结果。
第四章是现状分析部分。从 DN 公司的基本情况出发,介绍了现阶段 DN 公司的建筑供应链管理现状以及未来 DN 公司的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目标,并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技术因素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了现状及目标之间存在差距或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五章是策略研究部分。根据上一章分析出来的问题及原因,对症下药,进一步给出了 DN 公司在推行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并对给出的具体措施做了详细地介绍及分析。
第六章是总结与不足。对全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总结,为建筑业企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启示,即阐述本文的主要贡献,同时,进一步阐述本文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建筑供应链及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
一、建筑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建筑供应链理论起源于基础的供应链理论,而基础的供应链理论又来源于价值链理论,1982 年,供应链的基本概念被正式提出,Oliver 和 Michael 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把价值链理论从一个企业扩展到一个产业的范围,再将产业内的各种价值链关联在一起,就形成了供应链的基本模型。
供应链理论的提出迅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于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理论已经上升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般的供应链理论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国内外学者也逐渐开始对供应链理论进行细分,而建筑供应链理论就是被细分之后的供应链理论的分支。
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筑供应链管理的初步构想被正式提出;2000 年,建筑供应链在Vrijhoef和Koskela的著作中被进一步定义为面向订单的定制型供应链;陈宇等学者(2019)从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建筑供应链的概念做了详细地解释,他们认为建筑供应链是指从建设单位产生项目需求出发,经过项目定义、工程施工、竣工验收、运营维护等阶段直至拆除或扩建项目的所有建设过程的相关活动和所有组织机构形成的功能性网链结构。
通过对传统建筑供应链一般模型的研究及分析,余彬等学者(2009)认为建筑供应链有以下特征:①是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②是基于对象的供应链;③建筑供应链环环相扣、紧密相关,管理难度系数大,然而,设计过程与建造过程的脱节,使得工程效率低、效益差,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很难保证,最终影响了建筑供应链的整体效益;Patrick Dallasega(2019)等国外学者认为建筑供应链是由场外及现场生产部分组成,传统建筑供应链的调度及监测方法使得其生产信息同步困难,从而导致交付周期过长、缓冲级别过多,最终增加了建造成本。
..........................
第二节 影响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供应链协同的主要因素
随着供应链协同管理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逐渐开始进一步关注并探讨影响供应链协同的主要因素,美国学者对来自于制造行业的多名工商界人士进行了访谈,最后发现影响供应链协同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他们认为在真正的协同产生前,文化上的变革也必须进行,信任必须代替怀疑,公开必须代替秘密(曾文杰,2010)。
2006 年,凌鸿等学者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出了影响供应链协同的主要因素有环境、组织、技术这三个方面,并进一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供应链协同管理影响因素的初步框架;陈钦兰等学者(2015)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影响供应链战略协同的主要因素,即环境因素、关系因素和个体因素这三大类。
那么这些影响因素又会对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DN 公司在制定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过程中又应该将哪些影响因素考虑在内呢?有关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研究文献还比较匮乏,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 DN 公司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在凌鸿等学者(2006 年)对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进一步收集了有关环境因素、组织因素、技术因素等方面的理论文献,为后续设计访谈提纲并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技术因素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16
第一节 设计访谈提纲.................................... 16
第二节 数据收集............................ 16
第四章 DN 公司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现状分析............................21
第一节 公司的基本情况............................. 21
第二节 公司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目标及现状.............................22
第五章 DN 公司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31
第一节 组织重组及制度优化............................... 31
一、DN 公司组织结构的重组..................................31
二、DN 公司部门职能优化调整........................................33
第五章 DN 公司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
第一节 组织重组及制度优化
现阶段,组织结构、教育培训、沟通机制等问题已无法进一步满足 DN 公司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发展需要,其中组织结构的问题也是造成 DN 公司教育培训与沟通机制不完善的间接因素,为了能够根据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需要,更好地调动 DN 公司内部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组织沟通效率与基层执行力,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的教育培训机制与组织沟通机制,DN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