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全科医学论文格式、全科医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浅析叶天士医学学术想法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079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403211126598263 论文字数:39470 所属栏目:全科医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前言


一 叶天士生平著作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又号上津老人南阳先生原籍安徽歇县,至高祖迁至江苏吴县(即今苏州),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温病学家生于康熙六年(17年),卒于乾隆十一年(1748),享年81岁曾祖窿山为邑痒生祖父名时,字紫帆,幼孤,髻龄居丧,有孝行,擅长儿科父阳生,字朝采,轻财好施,能丹青,善琴,工篆刻,医术高明祖父两代俱精医术,叶桂从小便秉受家学之薰陶沈德潜叶香岩传云。


二 叶天士老年医学学术思想形成的背景

孝,尔雅.释训解之为善事父母为孝;说文解字释之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乘老也171孝亲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据可靠文献证明,孝当产生或大兴于周代[8]在后来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孝,这种反映家庭亲子关系的道德观念,经由孔子的提倡,汉代的统治者以孝而治天下的强化,最终被纳入了封建道德体系当中,并赋予了政治的色彩然而在其后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同朝代对孝的重视程度和及由此而表现出的特点并不相同如魏晋时期的孝道强调自然的亲情;唐代对孝道并不十分重视;从宋朝开始,出于封建势力巩固政权的需要,统治者对孝道的提倡逐渐强化,至叶天士所处的康乾盛世,己趋登峰造极之势一方面官方对此大加宣扬,顺治皇帝曾经亲自注过孝经,康熙乾隆皇帝数次在宫内开设千雯宴,以示敬老之意;康熙皇帝还曾颁发圣谕,提倡孝道,救令全国广为宣讲,大扬敬老之风另一方面,劝人为孝的俗文故事诗文绘画弹词,以及蒙学书家规家训乡规乡俗在民间大肆流行,这些通俗作品在教化普及封建孝道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各方面的推动下,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的观念深入人心,我国第一本老年医学专著正是在善莫大于孝恶莫大于不孝]I的指导思想下编撰的,并以养老奉亲书为名凡此种种,为叶天士老年医学思想的形成构筑了良好的社会背景。


三 叶天士老年医案选入标准及特点

关于老的年龄界限,历代文献中有不少划分标准,但在认识上略有差异如灵枢卫气失常说:人年五十以上为老,二十以上为壮,十八以上为少,六岁以上为小孙思邀亦从此说:人年五十以上,年与日衰,损与日至庄子盗拓上则说: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由此看来,我国古代认为老最早是从五十开始的考虑到古代人平均寿命不高,因而从年龄上划老的标准也不应过高,况且,庄子许慎所论皆非医家之言因此本文在筛选老年医案的过程中,首先以年龄五十岁作为老年病案筛选的第一重界限,行文过程中出现了高年有年等字样的,亦作为老年病案收录以年岁划分老的年限,自然比较方便,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条件性别差异等诸方面的因素,即使同年龄的人,其老化程度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年龄的人,衰老程度并非全部与年龄成正比有的人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痰,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也有的人可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l41在叶天士医案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病案,虽然记载病家年龄在五十岁以上,但是在治疗中,其处方用药与普通内科病无异,如临证指南医案;咳嗽门之夏案。

…………………………


2叶天士老年医案特点


2. 1病例丰富,病种齐全

按照以上标准,统计叶氏现存医案,得老年病案约例,可谓数量丰富由于叶天士医案多为门人随诊的记录,多不加修饰,较少删减,故病情相似用药相近的重复病例甚多,以至于徐灵胎在评点临证指南医案时曾数次批评曰:医案亦多重复可删,大半十同八九,令阅者厌烦,编书无识可笑,方案重复,令阅者生厌,编书者意欲何为,然而窃以为重复性高,则足以否定偶然性,说明其必然规律对后学者而言,正是这些重复相似的病案为我们研究叶天士医案提供了反复的对比分析的病材通过有目的的整理归纳,将同类近似医案进行相互的比较前后的印证,求同析异,可以使我们的结论最大程度地接近叶天士临证思路的原貌这多例病案涉及内外科各种疾病种,以中风脾胃痰饮温热痹虚劳郁等医案最有特色,以相似现代老年医学之胃癌或食道癌(噎隔反胃)慢性支气管炎(咳嗽)脑血管意外(中风)老年便秘肺结核(吐血)五种病症为多见,与现今临床老年病的发病情况颇为吻合。


2. 2案语详尽,思维严密


时人多以为叶天士之医案案语言简意赅而畏其难,然现考临证指南医案及叶天士其它代表医案著作,以为并非如此综观叶天士医案之案语,实长短不一,最长的有余字(如叶案存真类中风一案),最短仅2字其中叶案存真三家合刻医案中的案语长者多;未刻本叶氏医案中的案语短者多;临证指南医案中,则视其疾病论述之需要,长短不一从收入的老年医案来看,其平均每案的案语多在2字以上,可谓不吝笔墨盖老年人体质多虚,病情复杂且易受外界影响,症候多虚实夹杂,9病后调护,尤当加意故与其他内科病案相比,叶天士于老年病案更为细心斟酌其推求病因,思维严谨,面面俱到,脏腑三焦卫气营血阴阳以及六淫七情疫病饮食劳倦痰饮外伤虫害等,均在考虑之列;其分析病机,转乘启合,环环相扣,因证析理,依理立法,据法用药,言必征古,而论合实用试举两案,以窥其一斑。

……………………


前言……………1

一叶天士生平著作……………2

二叶天士老年医学学术思想形成的背景……………3

三叶天士老年医案选入标准及特点……………8

四叶天士老年医学学术思想的内容……………19


四叶天士老年医学学术思想的内容


1叶天士对老年体质的认识

对老年体质,叶天士于下元虚衰之外,秉内经之说,在医案中多次提到阳明脉络已空望六年岁,阳明脉衰此有年胃阳之馁高年阳明气乏五旬又四,阳明脉衰五旬又四,阳气日薄,阳明络脉空乏,认为阳明脉衰,乃是老年不可忽略的体质特点之一阳明脉衰,胃土衰惫,胃阴虚则多见九窍不通,即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高热便不通爽,盖叶天士认为古谓九窍不合,都从胃治,故甘酸化阴之法,胃阳虚则开合之机已,食谷不化,脉虚无神,闻谷干呕汗出振寒,此胃阳大虚。

………………


结论

当知从奇经辨治之理辨证论治之时,注重体质和天时对病人疾病发展的影响,认为老年体质不耐药物攻伐,且容易受到外界自然气候的影响具体的用药特色上,确立了忌刚用柔,顺应天时的基本法则倘病因下元虚衰而起,多宗景岳而补益精血,更善用血肉有情之品,以求声气相应于阳明之虚,辨阴阳气血而分治,但不离通补之宗旨老年人需调养,叶天士最为注重者,莫过于饮食的调理和情志调节,认为饮食当有宜忌,但反对人为地茹素,并且提出了胃以喜为补的观点,可谓是中肯之论;老年人易为抑郁烦劳所伤,尤当保持心情怡悦,适当于山林静养,徒赖医药,劳而无功。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