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5 章 结论
生猪养殖业是国家农牧业重要的一部分,俄罗斯是传统畜牧业大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目前基本实现了产业化发展规模,正在向自给自足的目标逐渐靠近,生猪养殖业已经成为国内比较稳定发展的一个产业链以及重要的经济增长来源。从上述针对俄罗斯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环境、现状、问题与成因的分析,本文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俄罗斯国内规模化养殖模式促进了整体养猪行业的发展。俄罗斯的生猪养殖产量已从过去的供不应求变为了部分出口,在满足国民需求的基础上已经开始为拉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不断走向产业化和正规化,整个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也不断提升。规模化养殖的养殖数量和质量都要高于家庭式的养殖模式。目前,俄罗斯国内规模养殖场的养殖出栏比例已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与澳大利亚等养殖规模大国仍有差距,小规模的农民散养户的养殖出栏率仍然较低,整体养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不高。
2.俄罗斯生猪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猪瘟疫仍难以有效控制,缺少健全的瘟疫防控体系;产业化养殖场资金链条短,生猪养殖成本高,资金回拢慢,融资渠道单一,政府财政补贴力度不足,只以贷款为主,减免税收较少;肉类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的,再加上专业人才和技术水平有限,导致肉类产品质量生产标准低;因缺少有效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作用,俄罗斯猪肉价格周期性波动较大;有益于散养户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差以及大型农产的设备和污染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因为育种能力不足以及规模化养殖的标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其进口需求依然较大,进出口贸易发展仍呈现出失衡的状态。
3.在促进俄罗斯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方面,笔者认为,俄罗斯产业主导者,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为了提高生猪产品的生产效率,有必要改善国家生猪养殖监管体系,由于经济杠杆的综合运作,国家和地方当局的重要职能应加强调节生猪产品生产中的市场关系,并为该行业提供资金链以维持消费者需求水平,减少猪肉价格波动,保持生猪养殖场与上游饲料生产商、下游屠宰场之间的良性关系,完善税收和信贷政策,节省生产者之间的资源利用和加强环境污染预防与治理。对于生猪养殖农场和个体散户,应加强生态环保意识和瘟疫防控意识,加强生猪养殖技术学习与培训,重视猪肉生产质量与安全,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生产潜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