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新闻学论文格式、新闻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媒介化社会“网红村”的空间生产与符号消费探讨——基于德宏M村的田野调查

日期:2024年07月0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2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406241154303605 论文字数:52455 所属栏目:新闻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村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同时也在烧烤村中完成属于他们自己的消费。这只是随机采访30位消费者中取得的数据,并无法代替全部的消费者,但是可以表示出来消费的人来自各行各业,五花八门。他们多是群体一起来,聚会娱乐,很少有个人来吃的,而这些来消费的人,我们统称为吃烧烤的人。

新闻学论文参考

结论与反思

本研究基于媒介化社会的大背景,以符号消费的视角考察M村烧烤村的网红化过程,并以空间生产的角度解释成为网红村前后村内空间生产及经济社会交往的变迁。在媒介化社会下,乡村能获得更多的关注,给乡村社会发展带去了发展机遇。而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美、乡村富、乡村强也成为人民共同的愿望。乡村是一个特殊的场域,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最有发言权。

M村作为以发展烧烤产业为主的乡村,这是村民们自主选择的发展方式,同时也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并且在媒介化社会下,不少事物都被网络特质带红,社交平台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M村的走红是在社交平台和网络社交中促成的。笔者引入符号消费的视角,通过对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内容以及对访谈对象的访谈,笔者发现M村的走红是在地方媒体、消费者、商家三者的共同合力下产生的符号消费结果。图片、视频的记录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而这些消费行为被赋予了各种意义,消费者在不自觉中被符号意义所支配进而开始消费M村,同时在互联网平台上不断为M村创造着新的符号意义。

而M村作为传统的乡村社会,在突然的走红之后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更多的是对当地社会交往空间的改变,该部分引入空间生产的概念,发现该村在走红之后,有以下几个空间生产的改变,一是物质空间,商家会不自觉地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做出了服务和菜品上的改变,同时本来是家住的房子也因为经济发展的原因用来开店。二是认知空间,M村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变得可视化和个性化,通过图片、视频、文案、口碑等四种方式营造了M村网红化的形象;三是实践空间的生产,村庄也在无形中成为新的网红消费空间,人们在这里打卡消费,展现自我与联结社群,四是关系空间,政府在地方权力的加强,地方更加依赖政府,店家之间、店家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之间,城乡之间都有着新的变化。符号消费与媒介的建构使得M村媒介化了,影响着新的关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