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媒体管理论文格式、媒体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超媒体科技档案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236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008061441319697 论文字数:3500 所属栏目:媒体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超媒体档案计算机网络管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档案管理形式。随之产生的“超媒体档案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中完善的多媒体档案采集、编辑、征集、审核、归档等重要的功能为档案管理人员针对多元化的档案管理实现了一站式管理,它能将传统的以纸张、录音带、录像带为存储介质的各种原始档案资料,通过扫描、采集、压缩、转化等手段转换成图片文件、声音文件和录像文件、接收电子档案等形式获取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并通过各种先进技术(如数据库技术、高密存储技术、智能搜索技术)对其进行整理、存储,建立一个具有检索、传递、保管、保护、利用、鉴定、统计等功能的多媒体数字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各种类型的档案,如纸介质档案、音频档案、视频档案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正向超媒体档案管理趋势发展。在信息日益激增的今天,档案管理在提高信息质量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档案数据直接输送到最终用户。辽宁省科技档案馆与沈阳格瑞特软件公司共同开发完成了以超媒体为主导思想的《超媒体科技档案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迎合了网络信息技术、网络带宽技术及档案形势多样化的发展。本文就辽宁省《超媒体科技档案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思想及特点向档案同行作一介绍。

一、系统功能

1.实现了多媒体档案管理全程数字化、网络化本系统实现了多媒体档案信息采集、整理、存储、检索、传递、保管、利用、鉴定、统计等全过程的自动化管理,解决了内部和外部档案采集的困难,即可对新档案方便的立卷、归档,又可直接对各类电子档案立卷、归档,并实现了归档、立卷及案卷制作一条龙信息自动形成,支持音频视频信息的采集和非线性编辑,在线浏览,信息采集准确,运行速度快,操作简单,界面美观明了,使用非常方便,档案管理人员可以不分时域与地域,通过网络即可完成档案的征集与管理工作,减轻了档案人员的工作负担,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提供了档案管理内容自升级的功能档案类型及各种档案管理的源数据,可自行定义与增改,解决了一般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只局限于对目前档案馆收藏的档案类型进行管理的限制,包括科技档案、文书档案及各种类型档案,随着档案馆馆藏资料类型的增加,可自动设置,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普适性。3.安全、高效的多媒体科技档案资源聚集与利用渠道和手段利用网络技术可征集到来自各行各业,来自不同地区的档案资料,解决了靠人工或局域网络等途径难以解决的档案收集难问题。利用流媒体技术,终端客户可快速浏览多媒体文档、资料,实现交互式视频,使更多的人非常方便地接收浏览到多媒体信息内容。把实时的超媒体视频内容进行非实时的存储、点播或回放。系统提供严密的身份认证体系,对各级档案管理人员、浏览用户,根据职责、用户类型等的不同,有着严格的权限控制,多级密钥管理。同时系统还具有灵活的授权机制,权限可以有效授予和收回。对于各类档案日常管理操作,均有详细的信息记录。4.为馆藏档案从库存资源向信息资源有效转换提供了支撑平台具有“馆藏一览”、“档案信息检索”、“档案原文授权浏览、下载”等,为利用者提供了信息获取的全部方法,科技人员及社会各界可不分时域、地域限制,随时利用系统提供的各种方法,检索利用科技档案馆提供的档案信息及各种资源服务信息,具有多种查询检索方式,包括档案信息概览、组合条件模糊检索及在线浏览等功能,给档案管理人员和资源利用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5.面向网络的超媒体档案服务平台针对档案资源的多样性,本系统不仅支持普通档案资料的采编,而且提供了多媒体数据,包括音频、视频信息的非线性编辑、存储、检索、播放等。该系统综合了多种媒体信息:数字化的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使多种信息相互联系并具有交互功能,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更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非线性、联想式阅读和浏览,形成体验生动、丰富的超媒体档案服务平台。6.建立了远程科技交流与服务中心平台该系统具有“文件上传”、“文件下载”、“科技动态”、“档案动态”、“大事记”、“技术服务”、“最新消息”、“在线交流”、“学术研究”、“留言箱”等栏目,建立了馆内外、区域内外信息交流与互动交流的空间,提供了科技部门领导发布信息的空间,对于双向指导与促进具有重要的意义。7.开发便利、迅捷的多媒体科技档案分类加工系统,搭建资源信息处理平台本系统坚持全方位满足科技档案管理与加工的要求。适应科技管理、技术开发、科技档案利用的不同需求,进行细化分类,加工处理,满足社会化服务。以支持技术创新为重点,提供科研档案资源的利用条件,实现按行业、领域、专业分类的自生成,并满足技术档案要点和相关信息的摘录、发布等需求。8.开发效率高、实用性强,服务面广的多媒体科技档案服务系统,搭建资源利用平台在进行公开、保密和管理职能部门细化、分类基础上,对科技档案信息、科技进展信息,分门别类地提供资源检索、专项概览、档案查阅等网络服务,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中试及技术创新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信息,搭建科技档案社会化服务大平台。

二、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设计思想是:根据实际操作方便及安全需要出发,结合多媒体档案的特点,实现多媒体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多元化和实用性;在保障系统安全的前提下,确定系统的方便性、可异地操作与维护功能;根据业务流程划分系统研发的平台;建立科学完整的系统,开发各种文档及数据字典。1.系统先进性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必须高起点,在充分考虑技术成熟性的同时,跟踪并充分利用最新技术,采用标准的先进计算机软硬件和信息网络技术开发系统。本系统不仅具有传统的电子档案管理涵盖的技术,还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将超媒体技术、流媒体技术、非线性采集及编辑、网络通信技术等技术有效结合,视频、音频、数据、图形、图像、文字这些媒体元素与Web应用、远程协作、媒体信息的广播和存储等技术结合,共同为多媒体信息采集、存储、利用提供服务,使之在国际国外都处于领先地位,适应了国际发展的趋势,确保了本项目的先进性。2.系统可扩展性系统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操作平台,统一的数据编码,以标准化保证了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便于开发使用、维护和管理,而且能较好地获得系统升级支持。应用软件设计开发也考虑到可扩展性,在相关系统中留有相应的软件接口,使各类数据得到很好的共享。由于具有可扩展性,确保了该系统的高效率和生命力。3.系统可靠性利用成熟可靠的公共信息网,保证数据通讯的安全可靠,方便系统升级及社会化的维护,使通讯系统的投资大为下降。4.系统便捷性采用简单、直观的图形化界面和多种输入方式,最大程度地方便非计算机人员的使用。系统设计全面采用WWW技术,从系统管理的角度,做到具有客户端配置简单、系统易于维护和动态组织的特点。从系统可扩充性角度讲,具有开放性好,分布处理能力强,与平台无关的优点。从用户角度考虑具有益于导航、交互处理性好和信息源丰富的优势。5.系统安全性采用防火墙技术、安全协议、权限管理等,提供了完善的配置、性能监控和安全管理,既保证单位内部正常的工作流程,防止非法入侵,又为单位内部网的使用者提供了访问外部信息的手段,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配置岗位和授权。6.系统多样性采用文档数据库加关系数据库的信息管理模式,做到既可以存储大量结构化数据,方便信息分析与决策,又可以使用信息的多媒体特点,实现工作流的功能。两种数据库的共同优点可以覆盖科技档案多媒体信息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7.系统共享性信息资源共享是这一系统的最大特色之一,是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充分体现。系统同一数据,基本保证一次录入,供多方使用。既保证唯一性,又达到了共享性。

三、系统特点

1.系统来源面广、渠道多样、功能丰富。2.实现了档案馆多媒体档案从信息采集、整理、存储、检索、传递、保管、利用、鉴定、统计等全过程的自动化管理。3.提供了全方位多种形式、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和信息利用方式。4.具有极高决策价值的馆藏统计和资源利用情况统计模式。5.稳定可靠、安全性高。6.人机界面亲切,操作简易。7.档案分类明确、存储量大。8.多途径档案征集。9.档案查询分类明晰、灵活、速度快捷。10.数据信息备份灵活,可异地浏览。11.跨平台、可移植和基于应用层的负载均衡技术,使系统具有较强负载均衡能力和错误恢复能力。12.创造了超媒体档案网络化管理与利用新模式,国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