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本研究发现英语主语关系从句和宾语关系从句均存在低挂靠偏向;挂靠位置与英语主、宾语关系从句的句法复杂度存在显著性联系,高挂靠关系从句比低挂靠关系从句的平均依存距离大;英语主语关系从句和宾语关系从句的句法复杂度具有不对称性,从句类型对英语关系从句加工难度有显著性影响,英语关系从句中存在主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势。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
汉语和英语在历史文化和语言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使得这两种语言句法、语用等方面存在共性和个性特征,作为世界上两种被广泛使用的语言,二者间的对比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
关系从句(relative clauses/RC)是汉语和英语中普遍使用的从句类型,是一类特殊的句式结构。汉英两种语言的关系从句中都存在一种歧义结构,不仅是汉语和英语,世界上其他语言也都普遍存在歧义的语言现象。句子会受到语境、表达习惯、句式结构、词汇搭配等因素的影响产生歧义,而对于歧义句的处理往往可以体现语言使用者的思维习惯。此外,歧义消解有利于了解语言使用者在句子加工中的句法使用策略,还有助于洞察和分析句法、语义间的交互关系①。从句式结构来看,歧义是指同一个短语或句子的表层结构可能会存在多种深层结构,即同一个短语或句子除了其表面意思之外,可能还存在其他解释②。不同语言背景下,语言在语法、语序等方面的差异会干扰语言使用者对歧义句的解释,这使得不同语言的本族语者在产出同类句子时可能会出现相似或不同的特征。汉英关系从句的歧义往往体现在中心语存在于一个复杂的名词短语,在这个复杂的名词短语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而这些名词在句法层面均可以作为关系从句的中心语③。中心语不同,句子就会存在不同的解释,中心语的选择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在处理此类句型时的挂靠偏向,挂靠偏向则可以进一步体现语言使用者的消歧策略和思维习惯。
目前,汉英关系从句挂靠偏向研究是句子加工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但汉英关系从句的挂靠偏向仍存在争议,值得进一步探索。同时,少有研究从主语关系从句与宾语关系从句,即从句类型的角度出发,对比汉英关系从句挂靠偏向及句法复杂度,从句法层面更加深入地考察汉英关系从句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综上所述,汉英关系从句挂靠偏向及句法复杂度研究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第二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基于依存句法理论,自建汉英主语关系从句及宾语关系从句语料库,主要目的是探究汉英关系从句挂靠偏向,考察从句类型、挂靠位置对汉英关系从句句法复杂度的影响。其次,本研究引入依存距离为计量指标,可在句法结构层面为汉英关系从句的挂靠偏向及句法复杂度研究提供加工难度划分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为汉英关系从句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参考。最后,本研究还考察了汉英主、宾语关系从句在不同挂靠位置上的句子加工难度,旨在发现汉英关系从句在句法层面的特征及规律,以及从句类型对汉英关系从句句法复杂度的影响,进一步发现汉英关系从句存在此类语言特征和规律的深层认知动因。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基于汉语和英语的本族语语料,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得出有效数据,分析对比汉英关系从句挂靠偏向及其句法复杂度,从句法层面深入挖掘汉英关系从句的共性和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汉英关系从句不同挂靠位置和句法类型层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以往大多汉英关系从句的研究以单一语言的挂靠偏向研究为主,少有研究同时从局部和整体两方面对比从句类型、挂靠位置对汉英关系从句挂靠偏向和加工难度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汉英主、宾语关系从句挂靠偏向以及不同挂靠位置的句法复杂度研究,有利于发现汉英主、宾语关系从句的挂靠偏向,及其在不同挂靠位置的句子加工特点,这将为深入了解汉英关系从句的语言结构特点提供数据参考,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汉英关系从句句法层面的研究。其次,在依存句法的视角下,引入依存距离作为计量指标,探究汉英关系从句挂靠偏向及不同类型关系从句的句子加工难度,可为汉英关系从句挂靠偏向和加工难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参数,计量研究手段可为以上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和结果。
第二章研究综述
第一节汉英关系从句的基本问题
本节先解释汉语关系从句和英语关系从句的定义;其次介绍汉英关系从句中的歧义结构,梳理关系从句歧义消解的相关理论假设;最后针对关系从句的以往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一、汉英关系从句定义
汉语中,关系从句由于缺乏语法范畴的标记性,缺少像英语关系从句一样的语言标准,并没有明确、特定的标志词连接,因此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对汉语关系从句的界定不一①。目前国内外文献较多以“的”为标志词界定汉语关系从句,通过“的”连接汉语关系从句和它所修饰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其中,被修饰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称为中心语,并根据中心语在汉语关系从句中的句法功能来判断其类型,若中心语在汉语关系从句中充当主语,则为主语关系从句;若中心语在汉语关系从句中充当宾语,则为宾语关系从句②③。在例句“关心群众的演员是好演员。④”中,“关心群众的”为关系从句,其修饰的中心语为“演员”,根据“演员”在从句中的句法作用,判断该从句为主语关系从句。
英语中,当主从复合句中的从句修饰主句中由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的成分时,则该从句为关系从句⑤。英语关系从句所修饰的名词或名词短语被称为中心语(head)。在英语中,关系从句和中心语之间需要标志词(relativizer,也称为引导词)(如Wh-词)连接。此外,可根据关系从句所修饰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在从句中的句法功能,即中心语在关系从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将其分为主语关系从句(subject relative clause)或宾语关系从句(object relative clause)⑥。在例句“They are residents of the city where we vacationed last year.”中,中心语为“the city”①,关系从句是“wherewe vacationed last year”,二者之间通过标志词“where”连接。根据中心语“the city”在从句作宾语,判断该从句为宾语关系从句。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取以上所述概念作为本研究中对汉语关系从句和英语关系从句的界定。
第二节汉英关系从句研究
本节主要论述目前汉英关系从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根据现有研究提出汉英关系从句研究方面的不足和新的研究思路。
一、汉语关系从句研究
汉语是典型的SVO语序,汉语关系从句存在SVO语序和中心语后置的双重特点,是句子加工研究的焦点对象之一①。近年来,汉语关系从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本族语者和少量汉语学习者产出的汉语关系从句上,主要考察汉语关系从句挂靠偏向、关系从句加工优势等方面。
挂靠偏向方面,牛萌萌和吴一安②通过离线阅读的方式研究发现汉语本族语者存在关系从句低挂靠偏向,蔡莉和敖锋③发现汉语单语者虽具有低挂靠的属性,但中国英语学习者却表现出与汉语单语者明显的差异,存在高挂靠偏向,之后,蔡莉和敖锋④又通过语料库分析方法发现汉语存在关系从句低挂靠偏向。目前为止,汉语关系从句挂靠偏向仍存在争议。
加工优势方面,研究对象主要是汉语本族语者和汉语学习者。现有的本族语研究存在两类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在汉语关系从句中,主语关系从句的加工优势具有普遍性,主语关系从句要比宾语关系从句更容易加工⑤⑥,刘涛等人⑦采用ERPR技术考察汉语关系从句的神经加工机制,结果发现主语关系从句存在加工优势。第二种观点认为宾语关系从句相较于主语关系从句更有加工优势⑧⑨⑩,姚岚⑪基于实证数据的评析,发现汉语具有宾语关系从句的加工优势,认为主语关系从句的加工过程比宾语关系从句复杂。主语关系从句和宾语关系从句的加工优势体现出从句类型对句子句法复杂度的影响,但是目前本族语者产出的主语关系从句和宾语关系从句的加工优势有待进一步研究求证。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18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18
第二节 研究语料 .................................. 18
第四章 汉英关系从句挂靠偏向及加工难度对比研究 ........................ 22
第一节 汉语关系从句挂靠偏向及加工难度研究 ............................. 22
第二节 英语关系从句挂靠偏向及加工难度研究 ............................. 28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第一节 创新性 ............................... 41
第二节 研究发现 ........................................ 42
第四章汉英关系从句挂靠偏向及加工难度对比研究
第一节汉语关系从句挂靠偏向及加工难度研究
一、汉语主、宾语关系从句挂靠偏向研究
随着语言类型学的深入发展,汉语关系从句逐渐被学者关注,汉语作为SVO语序,其关系从句的语序分布却与其他SVO语序的语言不同,汉语关系从句置于中心语前,相对其他语言并没有明确的标志词,一般通过“的”连接关系从句和中心语。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语言发现了关系从句不同的挂靠偏向,有不少学者热衷于发现不同语言中关系从句的差异,以此探究语言在微观层面的特点。汉语中“关系从句+的+NP1+的+NP2”的歧义消解逐渐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在此类研究中,有些研究者们发现汉语关系从句存在低挂靠偏向,但未考虑从句类型对汉语关系从句挂靠偏向的影响,因此从句类型对挂靠偏向是否存在显著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为此,本研究基于依存句法理论,采用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