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图4-1数据结果显示,汉语主语关系从句以低挂靠为主,呈现低挂靠偏向(82.5%>17.5%),汉语宾语关系从句与主语关系从句存在一致性的特征,同样以低挂靠为主,呈现低挂靠偏向(75.5%>24.5%)。该项数据结果显示无论是主语关系从句还是宾语关系从句,汉语本族语者在加工句子时,都会选择结构简单和容易处理的低挂靠点,这一“省力”行为①,减轻了记忆负担,缩短了人脑对复杂句式结构的处理时间,符合语言表达时人类倾向将关系从句挂靠在临近信息上的就近习惯。人脑的工作记忆容量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当处理复杂的句子时,人类普遍倾向于将关系从句挂靠在正在处理或者新处理的信息上,避免因复杂信息在人脑中储存时间长,造成超负荷的认知压力,因而选择“就近挂靠”②。结合以上研究发现,本研究认为汉语主语关系从句和宾语关系从句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并未对二者的挂靠偏向产生显著性影响,均存在低挂靠偏向。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创新性
本研究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具有创新之处,具体表现在:
研究视角有所创新。本研究基于依存句法理论,引入依存距离作为汉英关系从句句法复杂度的计量指标,探究汉英关系从句的挂靠偏向及加工难度。从内部分别研究英语本族语者和汉语本族语者在产出主、宾语关系从句时的挂靠偏向及句法复杂度,可为语言学习者提供更详细的数据参考。从外部对比汉英关系从句挂靠偏向和句法复杂度,可更深入发现具体语言结构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句法特点,为汉英语言研究提供微观层面的数据支撑。
研究方法有所创新。本研究以依存句法为理论基础,采用定量的方法对汉英关系从句的句法复杂度进行量化分析,考察从句类型和挂靠位置对汉英关系从句的影响。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将依存句法、语料库语言学、计量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相结合,采用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深入探究考察影响汉英关系从句语言特征的认知动因,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研究内容有所创新。以往研究多数集中在汉英关系从句挂靠偏向上,少有研究同时探索从句类型、挂靠位置对汉英关系从句加工难度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基于汉语和英语本族语者语料,以依存句法为理论指导,运用科学的计量手段探究汉英关系从句的挂靠偏向和句法复杂度,为汉英关系从句在句法层面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