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语言学论文格式、语言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类型学视角下俄汉语名词性领属结构对比探讨

日期:2021年11月01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73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10191526166217 论文字数:42563 所属栏目:语言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语言学论文
................


第三章 俄汉语名词性领属结构的语序类型对比 .............................. 46

第一节  基础理论 .................................. 46

一、语序蕴涵与语序和谐 ............................. 46

二、语义靠近原则和可别度领先原则 .......................... 48

第四章 俄汉语名词性领属结构的语义类型对比 ........................... 56

第一节  名词性领属结构三要素 ..................................... 56

一、领属者因素 .................................... 56

二、被领属者因素 .................................. 57

结语 .............................. 66


第四章  俄汉语名词性领属结构的语义类型对比


第一节 名词性领属结构三要素

一、领属者因素

领属者要区分有生命还是无生命,人称代词还是普通名词,亦或专有名词;有生命的领属者还要区分人类和非人类。领属者类型为人类或非人类时,有的语言领属结构可能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如厄瓜多尔的一种 Awa  Pit 语,人类领属者使用领格附缀“=pa/=wa”,非人类领属者领属结构是简单并置结构①。有生命的需要区分是人称代词还是普通名词,如英语中名词领属者领格采用“’s”  形式(the girl’s dolls),代词领属者采用专门的人称领属代词(her dolls)。

Croft(2003)提出的生命度等级序列: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专有名词>指人名词>非指人有生名词>无生名词②。序列从左至右生命度逐渐降低,生命度越高的越容易充任领属语。序列中位置比较特殊的是专有名词。“专有名词的指称确定性似乎最强,因为它表示单个特定事物的固有名称;比专有名词,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的指称确定性看似要弱,因为它们的确定性随说话人而定。但是在领属关系中,要在一群实体中识别出某个实体,此时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的指称确定性则要高于专有名词。因为专有名词预设了听者要知道相关信息。”①如回答“这是谁的手机?”这个问题,当答案是“李蝶”时候,听者首先需要知道“李蝶”是谁,而用人称代词“他”回答时,上下文语境必定已有所交代,听者知道确切所指。“无生命的抽象名词充当领属者的能力最弱,表示制度、度量、情况、事物等意义的生命度较低的名词不易充当领属者。”

二、被领属者因素

“被领属者一般都应是表类指的普通名词,因为表单指的代词和表所指专有名词已经足够明确,根本无需限定,我们很难见到代词和专有名词做被领属者的情况。”③被领属者被认为是领属结构的核心。从跨语言来看,多数物品都可以被领属,但在某些语言中个别物品不能充当被领属者。被领属者类型最典型有表示所有权、亲属关系、身体部位(人和动植物);非典型的被领属者有处所(学校的操场)、特征(他的善良)和社会关系(孩子的朋友)等。与领属者一样,被领属者的语义同样会影响领属结构的编码方式,如根据上述被领属者的语义类型,其编码方式有二分、三分和四分的情况④(具体参见葛娜娜  2018)。在上述的被领属者语义类别中,表亲属关系的被领属者在几乎所有语言中均被作为特殊的一类。

评价秕理论框架结构图

评价秕理论框架结构图

...........................


本文主要从形态类型、语序类型和语义类型三个方面对比研究了俄汉语名词性领属结构的异同。

在形态类型方面,俄语名词性领属结构主要有 3 种编码方式,分别是领格、领属代词和领属形容词。俄语无论是哪种编码方式领属标志都与领属者发生联系,因此,俄语的标志类型为附从标志。而汉语的名词性领属结构只有一种编码方式,即“N1+的+N2”,其中“的”可以隐现,“的”字的隐现十分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关于“的”字的隐现规律语言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当领属标志“的”隐藏时,汉语名词性领属结构可以看作无标志;当领属标志“的”存在时。则可以看作附从标志;俄语名词性领属结构可以构成否定形式,汉语则无法构成;同时汉语名词性领属结构符合“联系项居中原则”,俄语无论是哪种编码方式都不符合。

在语序方面,俄语作为 SVO 语言,语序较为灵活,领属者可前置也可后置,但优势语序为领格后置结构;而汉语作为 OV 和 VO 语言的混合体,却只有一种领属者前置的结构。将俄汉语名词性领属结构的语序和人类基本语序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俄汉语都有不符合基本语序的地方,俄语作为 SVO 语言,有领属代词和领属形容词前置的名词性领属结构;汉语作为混合语言,却只有一种领属者+被领属者结构。在多重限定名词短语中,俄汉语领属语在和其它定语语序位置的表现上也不同,俄语要比汉语灵活很多。俄语领属代词可以置于数词之前,也可置于数词之后,但均位于指示词之后;汉语表领属的代词则要置于所有修饰成分之前,包括指示词。

在语义方面,除了对领属关系的对比分析,我们还加入了对领属者和被领属者的语义对比分析。俄汉语的常用语义相似,包括所有权领属、亲属关系、整体部分领属、属性特征等语义;俄汉语领属者和被领属者的语义大致都适应生命度等级序列。俄汉语名词性领属结构的编码方式和语序都受领属者、被领属者和领属结构语义类型的影响。俄汉语领属结构中领属者和被领属者之间的可让渡和不可让渡的表达则不同,俄语名词性领属结构的可让渡既可通过形式判断也可通过语义判断,而汉语则不能完全通过形态标志“的”判断,只能通过语义判断。其次俄汉语领属结构中的可让渡等级不同,俄语中亲属关系的可让渡程度大于身体部分,而汉语则相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