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平的负债率让企业丧失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经营的机会,没有充分利用资金去丰富经营产业的内容,这就导致科创板企业未来的成长缺乏持续的动力或新动力,节税效应的缺失也会造成盈利能力的评价偏低。
表 3-1 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经营能力指标数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本文通过比较 25 家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后的多项财务指标,探究科创板上市对企业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造成了哪些影响。
第一,科创板上市在多方面对科技创新企业产生了积极影响。首先,监管部门对上市之后的公司在会计和税务等内容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科创板上市公司提升了自身费用归集核算和税收筹划的水平,降低自身税负,提高了盈利能力。其次,通过在科创板上市,企业成功募集资金,这些资金使公司的资产流动性增强,同时财务风险降低。同时,二级市场募集的资金也成为持续投资研发项目的基础,为技术继续升级提供源源动力,技术优势是科创板企业最大的竞争力,深耕于技术领域是科创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保障。另外,这 25 家企业在登陆科创板之后,大部分实行了之前未实行过的现金股利政策,是对现在的盈利状况以及未来盈利预期的肯定。
第二,科创板上市放大了上市前已存在的管理能力缺陷,上市后没有改善。比如财务政策愈发保守,募集资金到账造成债务融资比例进一步降低,存在资金闲置的情况;研发投入越来越多的同时,资本化比重没有提升,未来向经济成果转化依然存在风险;越来越不注重信用管理,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减慢,盈利质量堪忧。
第三,科创板的上市标准和注册制与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不匹配的问题是造成科创板企业上市后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出现下滑风险的制度因素。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和执业质量还需要一步步的提高,以达到科创板上市标准和注册制将上市过程市场化的目的。
总之,科创板的政策安排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发展机遇,但需要企业改善自身管理能力的不足和改善注册制的运行环境,科创板上市公司才能实现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