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栏目提供最新会计毕业论文格式、会计毕业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改革在Z市气象局中的应用研究

日期:2022年04月20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916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1121556356660 论文字数:36325 所属栏目:会计毕业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会计毕业论文,文章通过对事业单位会计进行权责发生制改革的研究,分析了在改革初期进行收付实现制转变权责发生制核算会遇到的难点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在实际的工作中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让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更好的应用,并对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与权责发生制核算进行对比,以达到更好熟悉权责发生制核算方式的目的,更好体现出权责发生制改革的意义及可行性。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并不是我国首先提出的,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有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会计采用这种模式进行财务核算,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参战国的经济都受到影响,政府要进行战后修复,政府财政支出增大,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财政赤字增大,财政风险不断增加,原有的收付实现并不能对收入、费用进行准确的计算,满足不了政府对精确数据的要求。新西兰是第一个政府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国家,面对政府福利、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增加等问题,公共管理制度转变为财政活动的现状,新西兰政府率先采用权责发生制。1994-1995 年澳大利亚政府在会计核算中也采用了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随后 1999—2000 财政年度起,年度预算也采用权责发生制。这项措施不仅完善了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还提高了财政的可信度防止公共资产的流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要部署。在 2014 年修订的《预算法》中就要求各级政府依照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来编制政府财务报告。财政部于 2017 年 10 月颁发了政府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与报表等相关文件,要求于 2019 年 1 月 1 日起行政事业单开始执行。国家颁布以上文件,足以说明进行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决心,收付实现制显然在一些方面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进行权责发生制改革则是必要的。

事业单位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参照政府会计的有关法律法规开展权责发生制核算,事实上与政府会计有所不同。文章研究的对象是事业单位会计,它是监督和反映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一门专业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与现行行政会计既有差别,又存在相似之处,它是我国政府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行政府会计体系层面最容易开展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会计,基于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这一背景下,为了规范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制度,满足其运行方式的需要,就要对事业单位进行部分的调整。所以事业单位进行权责发生制核算迫在眉睫,首先要构建完整的权责发生制会计体系。其次在参考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核算的基础上,为事业单位核算提供参考依据,不断推动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应用。最终,达到事业单位会计在权责发生制的核算下,会计信息和财务管理水平质量整体提高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政府会计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研究,随着改革的不开展进和深入,国外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1)国外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理论研究现状研究方面

Robert D. Lee (1997)提到权责发生制改革不仅仅是技术的、公平的活动,而是将政府契约和新的思想引入市场基础活动,是替代陈旧的思想的改革运动[1]。David Osborne(1992)对比了两种核算制度,认为在提高政府会计信息有效性上,权责发生制比收付实现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在帮助领导层决策者了解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方面,所以进行政府权责发生制改革是很有必要的[2]。南亚会计师联合会就曾对本区域的政府会计进行政府权责发生制核算开展了相关研究,在《A Study on Accrual-based Accounting ForGovernments& Public sector Entities in SAARC countries》(2006)文中比较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得出结论许多国家已经采取权责发生制进行政府会计核算,比如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还有些国家正在由收付实现制转变权责发生制的过程中[3]。Denhardt,Janet V, Robert B(2011)提到新兴工业国家需要具体、周密的会计信息,来应对原有的公共管理制度改革,而权责发生制可以确立透明公开的政府会计机制,多次实践证实进行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是正确的道路[4]。Baker(2006)认为:在准确反映政府运行绩效与财务状况及现金流情况方面,权责发生制比收付实现制有很大的优势。能够清楚反映预算执行进度,进而做出正确的财政决策[5]。

(2)国外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面

Ian Ball(1981)指出权责发生制在非营利组织中的应用,强化了政府对资产的持续的管理,同时也全面的反映了政府债务,不在只是反映显性的债务同时也反映隐形债务,规范了组织管理者的绩效,同时也杜绝了转嫁当期成本的情况[6]。Graham Scott , Ian Ba11和 Tony Dale(1997)提到,政府会计改革需要确立一个统一、具体的实施框架,包含政府会计改革的各方面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样可以更好进行权责发生制改革[7]。TomAllen(2002)提出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是两种衡量机制都很重要的,在预算会计的报告中收付实现可以反映政府运行信息,权责发生制则可以准确评估政府财务责任。两者能够提供的不同的财务报表,同时反映整个财务状况与运营过程。投资者可以在得到政府全面信息的基础之上做出正确的决定[8]。Andrew Likierman(1998)提出政府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可以强化体制、重视产出。在权责发生制核算下要对公共支出计划加大控制,并提高对现金的控制度[9]。James L. Chan(2003)指出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政府会计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多数国家兴起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还多次强调在社会保障预算方面开展权责发生制是有必要的,扩大了资产与负债的核算范围,重要性令人不能忽视[10]。

..............................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依照国际会计准则的标准,政府会计与企业会计一样,都是反映所服务单位的会计信息的一种体系,政府会计主要记录政府与事业单位日常经济业务,年终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反映出来的一种经济活动。国际理论界也将政府会计命名为“公共部门预算会计”,不同国家对政府会计称呼也是各不相同的,在我国与政府会计较为相近的一个称呼则是预算会计,预算会计包括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以及财政总预算会计[33]。

事业单位会计是文章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了更好的适应国内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参照国家机关的管理方式建立起来,在很多方面高度相似却又不完全一样,属于政府部门的附属产品[34]。本次政府会计改革设计制定统一的改革方案,形成了统一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扩大了准则的应用范围,一统以往“互相割裂”的基建、政府、事业三大政府会计制度体系[35]。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制度的不断改进,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模式也随着不断变化与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属于政府会计体系,因此政府会计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也同样适用于事业单位会计。

2.1.1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单位组织,主要是政府依靠国有资产而建立起来的,主要服务于社会的组织,从事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活动。政府直接领导事业单位,大多数事业单位是国家直接设置的,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近几年来事业单位改革成为社会热点,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事业单位划分也是不一样的。按照公益性质分类,可以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36]。公益一类主要是从事关系国家经济社会秩序,与公民社会权利等一些重要行业与领域的公共服务部门,主要表现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等方面,不适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例:图书馆、博物馆、环境监测站、水文站等。公益二类主要是提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以及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服务,部分这类事业单位受到市场资源的影响。例:职业技校、卫生服务站等。就气象部门而言在前段时间的事业单位改革中,被划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承担预报天气、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等服务项目为主要工作的政府部门。

图 2-1 事业单位分类图示

.........................


2.2 权责发生制的理论基础

国内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受到了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共同影响与作用,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进行改革。这两个理论基础为改革提供了思路,以构建新公共治理导向的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发展框架,为建设民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提供有利借鉴,同时实现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38]。

2.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受托责任的对象不同称呼也是不一样的,在公共部门领域中被称为公共受托责任,在公司企业则称为公司受托责任。主体由委托方与受托方构成,政府公共部门就是受托方而社会公众就是委托方。政府公共部门的权利是公众赋予的,同样也要履行好相应的义务。社会公众担任着委托人的角色,给予政府、官员们在执行公共政策、公共资金调配等一些决策权力,同时他们也承担着对社会公众的责任,定期公开相关的信息,在政策失误的情况下可以及时更正,方便社会公众了解情况。美国审计相关部门认为:公共受托责任就是指受托管理方有使用公共资源的权利,同时也有向社会公众公开全部活动情况的义务[39-40]。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认为:公共受托责任是指受托管理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