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研究设计............................19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19
4.2 变量选取与测量...............................20
4.2.1 高管内部关系网络............................ 20
4.2.2 内部控制...........................21
5 实证结果与分析..............................27
5.1.描述性统计...............................27
5.1.1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 27
5.1.2 分样本描述性统计.................... 29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描述性统计
5.1.1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
本文首先对选取的 482 家企业进行了行业划分,见表 5.1,其次对全样本企业 2018年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的统计指标包括各个变量的均值、标准差、最小值与最大值。具体分析见下表。
根据表 5.1,从行业整体来看,样本企业行业与产业的分布情况不均匀。属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公司在全样本中数量最少只有 3 家,占比仅为 0.62%,属于“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的公司分别均有 5 家,占比也较少。而在 482 家企业中,制造业有 321 家占比一半以上,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 77 家,占比 15.98%,说明我国经济产业格局依旧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企业也发展迅猛,在创业板中占据一席之地。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1 研究结论
中国社会是一个讲究“人情”和“关系网”的社会,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关系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观念。利用关系好办事,这种非正式制度也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越发常见。企业高管间的内部关系网络作为企业的一种隐形制度,可以对企业产生有利影响,也可以阻碍企业长远发展。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出样本公司高管内部关系网络,随后在委托代理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类化理论的基础上,分析高管内部关系网络通过两个中介因素对企业绩效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搭建出两条影响路径:高管内部关系网络—内部控制—企业绩效和高管内部关系网络—代理成本—企业绩效。通过对机理的研究提出了本文假设,构建了相应的模型,并运用实证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考虑到高管内部关系网络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较多复杂的影响因素,使得高管内部关系网络对企业绩效不存在直接显著的影响,而是通过内部控制与代理成本两个中间因素发挥联动作用。
(2)从内部控制角度出发,高管内部关系网络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对企业绩效有着负向影响:高管内部关系网络与内部控制呈显著负相关,即高管内部关系越紧密,内控质量越差。如前文所述,高管之间的人情关系,会降低内控部门对管理者的监督作用,而内控部门监督的的缺失会导致企业不同层级之间丧失控制授权,同时无法时刻监督高管人员是否存在利用“走关系”的方式做出有损企业利益的决策和行为,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恶化,内控质量的降低会导致企业绩效下滑。
(3)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高管内部关系网络有助于提升企业业绩,对企业绩效有着正向影响:高管内部关系网络与代理成本呈显著负相关,即高管内部关系网络越紧密,代理成本越低。有着亲缘、学缘、地缘、业缘等非正式人际关系的高管团队成员之间形成属于自己的“内群”,相似的小群体之中会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念和利益偏好,情感上的默契程度增加,彼此身份认同,致使他们在制定公司战略,面对波动的环境制定长远发展计划时趋于相似,彼此的沟通更加容易,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降低决策过程中的损失和消耗,提高了决策效率,降低了代理成本,从而使企业价值上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