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本文以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围绕其在“城市针灸”理论下的优化设计展开探讨,这是对乡村景观优化设计的有力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村景观研究的不足,同时也为在“城市针灸”理论下乡村景观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城市针灸”理论在乡村景观中的适用性
通过传统式乡建现存问题分析,引入“城市针灸”这一理念,用小规模的改造缓解乡村过度建设,充分利用乡村资源,降低改造成本;通过“点式切入”优化乡村景观,延续乡村肌理;通过周期渐进式优化改造,便于乡村景观后期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传统式”与“针灸式”乡村景观建设的对比(如图7-1所示),乡村景观建设方式需从大规模的推到重建向低影响、小规模、成本低的“针灸式”介入转变。
(2)构建了基于“城市针灸”理论的乡村景观优化策略
在“城市针灸”理论的指导下,明确了乡村景观优化设计原则,即“针灸点”精准把位、小规模施针刺入、渐进性、催化性激活以及关联性、系统性通络。基于此构建了乡村景观优化设计方法,即通过“诊脉”对针灸点精确选取,过程中要对乡村进行基础调研,并通过评价体系选取针灸点;然后通过“施针”介入针灸点,主要通过完善场所功能、提取地域元素、呈现历史资源和引入公共活动的方式对乡村景观进行优化设计;乡村景观在“激活”过程中是渐进式、催化式的,对于乡村景观的营造在时序上是分阶段的,景观营造对于周边环境具有催化作用,最后进行“通络”,联通乡村景观空间,延续乡村肌理。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