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25
4.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25
4.1.1 变量的选取.................................25
4.1.2 数据说明..............................26
5 结论与建议.................................41
5.1 结论.........................41
5.2 建议......................41
4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现实中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较多,且较为复杂。鉴于此,本文参考了于明远和范爱军(2019)、冯正强和陈乘(2018)、杨仁发和汪青青(2018)、朗士强(2018)、顾国达和朱晗骐(2017)、李惠娟和蔡伟宏(2016)、莫莎和周晓明(2015)、戴翔(2014)、邱爱莲等(2014)等的研究,同时考虑到变量选取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避免共线性等问题,本文综合选取的主要控制变量如下:
外商直接投资(FDI)。研究表明,一方面 FDI 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另一方面也会在行业中产生技术外溢效应。通过资本投入和技术外溢直接和间接的提升东道国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数据上,本文采用中国制造业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
贸易开放度(open)。贸易开放降低了贸易限制,一方面会导致更多国外企业进入市场,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从而逼迫国内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提升其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产品出口,推动本企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本文借鉴冯正强及陈乘(2018)的研究,用一国进出口总额占 GDP 比值来表示。
人力资本(labor)。人力资本是劳动者知识和技能掌握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行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相比普通劳动者,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代表了该行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借鉴杨仁发及汪青青(2018)用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来表示。
基础设施水平(inft)。基础设施是一切经济活动开展的基础,支撑着一国的生产活动。基础设施越完善,越能增强区位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借鉴朗士强(2018)采用货柜码头吞吐量来衡量基础设施水平。
.............................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通过上文的作用机理和现状分析,以及实证探究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复杂度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从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整体角度来看,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复杂度均能促进不同类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其中受到促进影响最大的是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这是受要素配置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由于不同类型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投入品的技术含量需求不同,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相比其他类型制造业来说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其生产要素的整体技术水平也更高,因而相比之下与进口的生产性服务更加匹配和协调,实现效用最大化。同时,
技术溢出效应的促进作用也最大。
(2)从生产性服务贸易分行业角度来看,低中高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复杂度均能促进不同类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其中促进作用最大的是低技术生产性服务。产生的原因是受要素配置效应的影响,由于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不够高,存在局限性。进口低技术生产性服务相比高技术生产性服务而言,与其它生产要素融合度和匹配度更高,发挥的效用更大。此外,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受到低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