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41
5.1 实证分析思路............................... 41
5.2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41
第五章 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思路
通过前述的因素分析,本文认为,在现阶段,影响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的主要因素是:东道国与中国的距离、东道国的基础设施水平、东道国制度环境以及文化距离。为保证实证结果准确性,加入了东道国的市场规模、消费能力、劳动力要素、资源要素以及技术要素作为控制变量。此外,本文还将根据各个主要影响要素的检验结果,进一步研究。
引力模型是最初考察双边贸易关系时最常用的模型,一般的投资引力模型主要研究的是两国间的距离以及两国的经济规模。对外直接投资与两国间距离呈负相关,与两国间经济规模呈正相关,引力模型常用于考察国家间的经济贸易活动。论文通过理论和实践分析,发现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直接投资不仅仅基于这两个要素,甚至有的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更加明显。例如文化距离代表了两国间文化认同感,现阶段较大影响了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因此需要对一般的投资引力模型进行扩展,充分考虑现阶段的企业选择的主要因素。
..............................
第六章 结论、建议
6.1 主要结论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家间地缘关系的深刻变化出发,向国际社会提出的区域发展倡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接受,并与中国展开了积极的合作,近期意大利也与中国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对外直接投资是很好参与国际间合作的方式,在当下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乏力的情况下,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融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现状和要素影响研究发现,有以下结论:
(1)投资规模扩大,投资流量存在波动。目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总量呈逐渐递增态势,但是对各国的投资流量存在波动变化,受到国内外事件的影响较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情况较为复杂、多样,不同的国家的风险、制度都存在不同,国家间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对东道国直接投资。可以选择政局稳定,国家间关系密切的地区进行投资,需要注意防范风险事件,做好预案。
(2)投资区域较为集中,扩展空间较大。此外投资范围目前集中于东南亚地区,地区选择从地缘相近的国家开始逐渐向外扩散,这符合对外投资的基本方式。“一带一路”沿线范围极广,投资选择多,且不乏一些与中国关系密切、合作基础扎实的国家。临近国家间关系相对密切,较短的距离也缩小了沟通成本和交通运输成本。但是部分国家间存在的冲突也不可避免,对外投资企业要注意充分的调研识别风险,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后也要做好风险评估,防范突发事件。同时,可以尝试距离相对较远,但具备其他更优区位的国家和地区。
(3)产业选择相对较少,尝试更多投资方向。目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产业包括服务业、制造业、基建、通讯等产业。沿线国家要素禀赋不同,产业结构差距大,对外直接投资选择产业时,要关注国内外条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