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国际关系论文格式、国际关系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汉法语音对比及初级能力法国留学生汉语单字调语音偏误概述(1949-1954 年)

日期:2018年02月10日 编辑:ad200901081555315985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782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409211247303935 论文字数:22514 所属栏目:国际关系论文
论文地区:法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第一章 中美对抗与中国决策援越抗法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而中国也将美国视为头号敌人。毛泽东曾说:“中国人民的胜利是对于帝国主义首先是美国帝国主义的胜利”。在这一中美对抗的背景下,美国支持法国在越南进行殖民战争,使越南陷入危机,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此时,兄弟国越南又前来向中国求援。对此,中国不可能对此袖手旁观、不闻不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中华民族的警示格言。事实上,警惕和防止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干涉早已列入中国的防备体系。即使在中国革命胜利的情况下,中国也丝毫未放松对美帝国主义的警惕性。可以说,美国是促使中国做出援越抗法决策的隐性因素之一。  


(一)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冲破了帝国主义在太平洋及东亚的势力范围,打乱了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布局,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震动和恐慌。为此,美国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采取了敌视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承认新中国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日,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发出公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同日,周恩来总理把上述公告以公函的形式送交各国政府。对此,美国总统杜鲁门以“我们不要那么匆匆忙忙承认这个政府,我们在承认苏联的共产党政权之前曾等待了 12 年”作为回应。10 月 4 日,美国国务院宣布,继续承认“中华民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美国不仅自己不承认新中国,而且还要求其盟国与它保持一致,以维护“共同阵线”。早在 1949 年 5 月 13 日,国务卿艾奇逊就指示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向英法等国驻华大使强调,“我们强烈反对任何大国匆匆忙忙给予中共以无论事实上还是法律上的承认”。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副国务卿韦布指示美国驻印度使馆临时代办多诺万:关于印度外交部询问我们对承认中共的态度(10 月 5 日第 1191 号急电),你可以回答,我们认为承认这一政权“不应匆忙行动”,……我们认为不应根据“先到者必得优待”这样的谬见采取任何行动。“美国为什么继续承认俄国而拒绝承认中国共产党政府?当美国承认俄国时,俄国并没有承担前政府的义务,那么为什么美国坚持中共政府要承担前政府的义务呢?”1949 年 10 月 6 日,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在同美国驻印度大使霍华德·多诺万的谈话中提出这一问题。其原因在于,在美国决策层看来,美国对中共示好或承认新中国将损害美国的利益。就东南亚而言,这会打击印度支那的非共产党政权。美国驻东南亚各国使节都担心承认新中国会对东南亚国家产生不良影响。如美国驻西贡大使阿博特在 1949 年 12 月 19 日给艾奇逊的电报中曾这样估价承认新中国对本地局势产生的影响:1、胡志明及其支持者将得到极大地鼓舞,相应地将大大降低保大方面的士气。人们将会提出这样的看法并得到广泛的相信,美国阻挡共产主义扩张的决心只是半心半意的,如果我们接受毛泽东,我们最终将会接受胡志明。2、法国将不得不接受中共的领事官员,他们会迅速地组织起有影响的人数众多的地方华人社团。这将对政治和经济形势产生严重的影响。鉴于上述原因,他主张 1、美国的尽早承认,会产生不利影响。2、等到大多数国家承认后美国再予承认,这将使不利影响有所相抵。3、美国无限期地拒绝承认。从印度支那角度来看,这是最好的方案。

关于外国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中国方面并不强求。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就表明了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而且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一天它们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


2、贸易管制问题 

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政府就决定利用经济手段对新中国施加压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出于遏制共产主义蔓延的需要,对中国实行了贸易管制。 

1949年2月28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交了《关于美国对华贸易的政策》报告。其中指出,中共既要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又要重建国家,它势必寻求外援,寻求与西方的贸易,因此“在共产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现实之间的第一个冲突大概会具体地在经济领域中产生”,“正是在对华经济关系领域中美国具有对付中共政权的最有效的武器。”3 月 3 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了较早且较完整地规定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NSC41号文件。该文件不仅讨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目标,而且还初步探讨了达到这些目标的策略。文件最后得出结论:美国有必要对中国实行出口管制制度,尤其要禁止向中国出口能够用于军事目的的各种物资,此外,要随着中国形势的发展来审查美国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了更为严厉的对华贸易管制措施。1950 年初,美国开始关注中国与印度支那边境局势的发展,因为这一地区在美国“遏制”共产主义阵线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2月27日出台的NSC64号文件中指出,“中共军队在印度支那边境的存在使军火物资和军队可以自由地从共产主义中国进入”印度支那,所以这一地区处于最直接的威胁之下。文件要求,“国务院与国防部应把制定一项以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保卫美国在印度支那的利益的计划作为优先”工作。据美国商业部的统计数字,1948年美国对华出口总值2.734亿美元,1949年降至0.826亿美元,到1950年1-8月更降至0.33亿美元。中国对美国出口总值1948年、1949年和1950年上半年分别为1.203亿美元、1.064亿美元和0.575亿美元。如同在承认问题上一样,美国也力图向盟国及西方国家施加影响,希望他们能够追随自己对中国实行贸易管制政策。美国实施这种政策的最低目的是:指望这种政策阻止和推迟共产党巩固其在中国的地位,并削弱他们对南亚的意识形态扩张。然而,事情的发展却事与愿违。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英国等国家并未完全遵从美国的意愿;另一方面,针对美国政府的经济封锁,当时中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中国并不十分看重是否能与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因此,美国对中国实施的贸易管制政策并未达到美国所预想的效果。 


(二)越南向新中国求援 


越南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但自近代以来,越南先后成为法国、日本的殖民地。直到 1945 年 9 月 2 日,越南民主共和国诞生,越南才开始走上新的独立自主道路。而此时,法国却想依靠武力卷土重来。二战刚结束,法国就怂恿英国帮他占领了越南南方。但由于当时越南北方的革命力量日益强大,在加上法国自身准备还不够充分,所以就假意与越南进行谈判,并签订了一系列的协定。但事实上,法国从未放弃彻底征服越南的企图,也从未遵守过这些协定。法、越签订相关协定后,法国就不断的在越南北方制造事端。1946 年 10 月 15 日,越南海防市海关被法国用武力强占。1946 年 11 月 20 日,驻海防的法军向越南海关人员开枪,阻止越南海关人员收税。三天之后,法军攻占领了海防、谅山,在法舰炮轰海防市区的过程中,5000 市民惨遭伤亡。1946 年 12 月 16 日,法军在海防地区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对越南北部发动全面进攻。1946年12月18日,法军在河内制造了米粉街惨案事件,并武装袭击和占领了越南交通部和财政部。与此同时,法国的莫利哀将军发出通告,勒令越南公安部队和自卫队立即放下武器。次日下午,法军向越南的河内地区发起总攻。由此,法国侵越战争全面爆发。 

法越战争爆发后,越南人民顶住了实力强大的法国殖民主义者的一次次疯狂进攻,维护了自己的有生力量。但在当时的严峻局势下,越南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取得抗法战争的胜利。越南曾先后向美国、苏联发出求援号召,但其结果或是没有回应,或是以各种理由推脱。步入 1949 年,法军在战场上处于优势地位,越军的情况则不容乐观。正当越南处于困难境地时,北边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革命发生了巨大的战略转折,解放军百万雄师摧枯拉朽勇猛疾进,在辽沈战役后,又在平津、淮海战役中大败蒋军,蒋家王朝在崩溃,华南解放指日可待,人民解放军不久就会打到印度支那边界。在确认中国人民解放军将打到印度支那边界的情况下,1949 年 1 月,越共中央举行会议,要求越南部队努力作好准备,迎接“大好时机的到来”,“绝对不应错过战略机会”。会议还讨论了美国可能介入印度支那战争的问题,并作出决议:“无论美国用什么方式进行干涉,我们都不怕,如果美国在中国被打败,那么,它也必将分摊法国殖民主义者在越南的惨重而又可耻的失败。” 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时候,胡志明派遣李班、阮德瑞分水、陆两路到中国请求援助。为此,胡志明亲笔给周恩来和邓颖超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胡志明一方面祝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听闻贵公司击败敌手,弟倍感欣慰,值此贵公司开业之际,弟谨代表敝店祝贺贵公司的伟大发展”;另一方面,也表述了向中国寻求帮助的想法。“敝店年来生意颇好,兹欲争取时机,打胜对方,谨派亲信伙计两人赶紧求你们帮助”。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新中国成立后,胡志明又亲自来中国同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商谈援助事宜。应胡志明及越盟的请求,新中国在1949年底到1950年2月初之间做出了援越抗法的决策。 


第二章  中国援越抗法过程中的中美间接较量  


中国做出援越抗法决策后,立即开始在政治、经济、军事、国内外宣传等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向越南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