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初中英语教学论文,经研究发现,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处于中等水平,这表明了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学习焦虑的情况,但焦虑程度并不是很高,仍处于可控、可缓的阶段,尽管如此,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问题也不容小觑。经数据分析,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否定评价焦虑(3.03)→交际焦虑(2.99)→考试焦虑(2.96)。在这三个维度中,英语否定评价焦虑的情况相对来说更突出一些,交际焦虑及考试焦虑的现状也不容忽视。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在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下,英语教学关注的焦点从“如何教”开始转向了“如何学”,更加体现了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而英语学习焦虑作为影响学习者情感障碍的重要因素,焦虑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表现。因此,对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 英语学习焦虑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现象普遍存在,并且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早已根深蒂固,老师们为了赶教学进度,为了提升各种各样的评比指标,没有或疏于对学生心理的正确引导或引导方法欠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关注,一味地跟着教学计划进行填鸭式教学,其结果就是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负担越来越重,而教师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或者是方法欠缺导致对出现英语厌学或者是英语学习兴趣下降的学生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举措。另一方面,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过重的压力和自信心打击,让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学习焦虑和厌学情绪,有的甚至直接选择逃避或者放弃学习英语,这种对英语学习不正确的认知和过往学习中英语学习失败的经历造成了英语成绩不理想。与此同时,来自身边环境的影响,比如同学之间的激烈竞争、家长们的过高期望、学校的高要求等,都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产生过度的情感焦虑,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
因此,对英语教和学的不恰当的认知和行为,造成了学生普遍的焦虑感,大大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自信心和自尊心。为此,如何缓解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等,就成为了当下中学,尤其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二节 论文结构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导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调查结果和研究结论与反思。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缘起、研究的内容以及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对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相关术语进行了概念界定,还提出了支撑本论文的理论依据,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章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五个方面。第四章主要是对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讨论了影响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因素。第五章针对合川区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从学生、教师及家长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此外,还总结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对本研究的展望。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
本节对“农村初中生”及“英语学习焦虑”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这些相关概念的界定是本次研究的基础。
一 农村初中生
“农村初中生”是指“在农村初中学校就读的学生”(刘靳然,2019)。所谓“农村初中学校”是指地处农村的初中学校,所以问题的焦点是“农村”。一般来说,农村是农业区,是从事农业的人聚居的地区,当地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是很发达,家长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同时,农村的办学条件与办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环境与氛围等,跟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随着高新技术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学知识和学外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或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据此,本研究中把“农村初中生”定义为就读学校(初中或中学)地处农村乡镇的初中学生。在他们就读的学校里,教学资源、理念,以及师资条件等都不如城市学校。
二 英语学习焦虑
霍维茨(Horwitz,1986)是比较早将焦虑引入到外语学习层面的专家,他认为外语学习焦虑指的是个体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对外语学习的内在看法、感觉,与学习行为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本研究借鉴霍维茨提出的外语课堂学习焦虑量表(FLCAS)的成果,把英语学习焦虑分为交际焦虑、否定评价焦虑和考试焦虑。交际焦虑指学习者在使用英语交际时,担心自己不能用正确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否定评价焦虑指学习者在英语课堂上担心自己语言水平和学习能力落后于其他人而带来的消极评价;考试焦虑指学生在英语考试这一特定情境中认为考试至关重要,但对考试结果预期会伤害个人自尊心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就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可知,可用于调查初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现状、探寻缓解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对策的支撑理论有人本主义理论、情感过滤假说等。
一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兴起于美国,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创立, 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该理论强调要发展人性、注重人的理性与情感的均衡发展,并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康布斯和罗杰斯。
首先,在学习动机方面,马斯洛(1954)提出人类的需求就像梯子一样从低到高共有七个层级,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在满足生存需要之后,人们会发自内心的渴求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因此,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被赞美、被他人及社会所认可,这种需要对于处在自我形象形成期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其次,对于学习的实质,康布斯(1959)认为个人的知觉与其学习行为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教授学习知识和生存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诉求,使学生能在认知和情感方面均衡发展,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最后是关于学习原则的论述,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详尽地阐述了坚持自由学习这一重要原则。其主要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罗杰斯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个体所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与学习的内在动机是能够被完全释放出来的。第二,当学习者在学习时能够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和自己本来所有的知识或者是自己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产生某种连接,亦或者学习者在学习时能够意识到自己所学习的内容符合自己学习的目的时,这时候,学习的积极性将会得到激发,学习将变得有意义起来。第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关注并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并且可以为学生创造相互理解和团结协作、氛围友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外部威胁对学生学习造成的不利影响。第四,他认为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时,学习的效果最佳,这时候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的潜能。第五,创设与学生实际相关联的情境对学生学习十分有益,罗杰斯认为如果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实现孩子们在做中学的学习方式,则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表 3.1 受访教师情况一览表
..........................
第三章 研究设计...........................12
第一节 研究问题.............................12
第二节 研究对象..............................12
第四章 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现状的调查结果....................17
第一节 调查过程................................17
第二节 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17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36
第一节 研究结论....................36
第二节 措施建议.......................36
第四章 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现状的调查结果
第一节 调查过程
本研究对重庆市合川区的三所农村初中的 300 名初二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在 2020 年 10 月中旬进行。在调查之前,向学校领导及各班级教师说明情况,恳请各位老师动员学生们积极参与此次调查。此外,向接受调查的学生说明了本次调查的目的、形式、要求以及研究的价值,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打消学生的顾虑。笔者将学生做问卷调查的时间选定在大课间休息时间,在不耽误学生课程进度的前提下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问卷调查。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对象在 10-20 分钟后完成了本次调查。本次调查总共发出 300 份问卷,笔者收回 292 份,有效问卷总计 285份。
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束两周之后,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了访谈调查,以期丰富、完善此次调查。而访谈的对象均来自所调查的这三所农村初中,随机选取了来自这三所学校的 10 名学生、10 名学生家长及 10 名英语教师。在访谈之前,向被试说明了本次访谈的目的、回答的形式等,以打消各被试对象的心理顾虑,并且在访谈时对访谈情况做了详细的记录以帮助调查、分析。
表 3.2 受访家长情况一览表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经研究发现,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处于中等水平,这表明了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学习焦虑的情况,但焦虑程度并不是很高,仍处于可控、可缓的阶段,尽管如此,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问题也不容小觑。经数据分析,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焦